[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均匀铺粉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69829.1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1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施坜圆;王林;杨亚锋;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铖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三维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321 | 分类号: | B29C64/321;B22F3/105;B33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9 江苏省南京市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铺粉 双通道 隔板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 落料插板 有效提供 装置结构 落料槽 落料 扬尘 引入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均匀铺粉机构,采用全新结构设计,针对铺粉车(1),引入隔板(3)结构,实现双通道,并配合设计加入的落料插板(2),利用其表面的落料槽(6),针对铺粉车(1)的双通道实现切换择一下料操作,实现了均匀铺粉,且落料扬尘小,整个装置结构可靠性高,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供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均匀铺粉机构,属于金属和非金属3D打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3D打印大部分单杠双向铺粉都是使用的重力落料,通常都是直接把粉料落入到铺粉小车中,并在重力作用下,粉末会垂直落入料斗中,这种落料方式会产生两种问题,一是粉料的堆积, 二是粉末飞扬,使得整个打印舱室的环境遭到破坏,激光能量损耗增大。另外一个问题是在经行双向铺粉时,两次铺粉的致密度不一样,第一次铺粉时,由于料车中的料比较多,铺的粉致密度相对较好,而在回程铺粉时,由于小车中的料在第一次铺粉时已用掉了一半,此时重力为初始状态的一半,导致铺的粉较松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全新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供工作效率的双向均匀铺粉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双向均匀铺粉机构,用于针对下料装置下落的粉料,实现在矩形成型缸表面的均匀铺粉,包括铺粉车、落料插板、隔板、两套电机移动装置、两根导轨和两个限位块;
其中,导轨的长度大于矩形成型缸边的长度,两根导轨彼此平行、沿矩形成型缸上彼此相对边进行设置;两个限位块分别设置于矩形成型缸上彼此平行的另两条边上;
铺粉车包括料斗装置,以及分别固定对接于料斗装置两端的支撑件;料斗装置两端的端面为彼此相同的漏斗形状,且料斗装置两端的端面彼此平行,料斗装置的顶面与底面均敞开、且相互贯通,且料斗装置顶面敞开口的口径大于其底面敞开口的口径;沿垂直于料斗装置端面的方向,料斗装置内部空间的投影为漏斗形状、且与料斗装置端面的投影相重合;料斗装置两端之间的长度、与矩形成型缸上分设导轨的两边之间的间距相适应;下料装置设置于铺粉车的上方,且下料装置的下料口指向料斗装置顶面敞开口;隔板的长度与料斗装置两端之间的长度相等,且隔板的宽度与料斗装置上顶面、底面之间的距离相等;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料斗装置两端的内侧面相固定连接,隔板的其中一长边的两端分别位于料斗装置两端面底边的中点位置,将料斗装置的底面敞开口平均分为两个条形落料口;各套电机移动装置分别设置于铺粉车的两个支撑件上,两套电机移动装置分别位于两根导轨上,铺粉车随两套电机移动装置在导轨上的同步移动、沿平行于导轨的直线进行移动;
落料插板上设置两条彼此平行、且长度相等的落料槽,落料槽的长度与料斗装置上条形落料口的长度相等,且落料槽口径与料斗装置上条形落料口的口径相适应,以及落料插板上两条落料槽之间的距离大于料斗装置上两条形落料口之间的距离;落料插板活动设置于料斗装置的底面敞开口位置,落料插板与料斗装置底面敞开口所在面相平行,且落料插板上的落料槽与料斗装置上条形落料口相平行,落料插板沿垂直于料斗装置两端面顶边中点、底边中点共四点所在面的直线、相对隔板两侧的方向来回移动,针对两条落料槽进行切换,择一实现一条落料槽的位置与料斗装置上同侧条形落料口的位置彼此相对应,且落料插板上非落料槽区域实现对料斗装置上另一条形落料口的封闭;
基于铺粉车随电机移动装置在导轨上的移动,落料插板与前进方向上限位块的碰撞,实现落料插板的移动,完成落料插板上两条落料槽的切换,以及实现铺粉车移动方向的切换,进而实现铺粉车的来回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的另一长边的两端分别位于料斗装置两端面顶边的中点位置,将料斗装置的顶面敞开口平均分为两个条形入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落料插板为矩形形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双向均匀铺粉机构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铖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三维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铖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三维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69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