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紧线器与拉线棒的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61219.7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0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京良;罗志勇;张国瑞;赵语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20 | 分类号: | E04H12/20;F16G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0 | 代理人: | 姚金金 |
地址: | 1024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线器 拉线棒 槽状本体 背板 连接件 连接孔 销钉孔 块侧 销钉 拉线器 拆卸 可拆卸连接 工程施工 施工效率 相对设置 第一端 侧板 钩头 紧线 申请 背离 干涉 延伸 | ||
本申请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紧线器与拉线棒的连接件,包括销钉和槽状本体,槽状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及连接在两块侧板之间的背板;在槽状本体的第一端处,两块侧板上均设有销钉孔,销钉孔与背板之间均留有空隙,销钉穿设在两个销钉孔内;在槽状本体第二端处,背板上设有连接孔,连接孔设置在背板背离侧板的一侧。本申请一端通过销钉与拉线棒可拆卸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孔与紧线器连接,紧线器与拉线棒之间的连接与拆卸更加方便;连接件的延伸作用,使得拉线器与UT线夹不再相互干涉,紧线质量不受影响;拉线器不受影响,安装拆卸操作方便,提升了施工效率;紧线器的钩头不直接与弯环连接,可以适应不同外径的拉线棒。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紧线器与拉线棒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拉线制作是架空线路施工中最常见的工作之一,现有技术是将钢绞线的末端与UT线夹连接,UT线夹再与地面上的拉线棒弯环连接,实现对钢绞线的固定。制作拉线下把前,要通过紧线器的钩头与地面上拉线棒的弯环连接,将钢绞线收紧,然后再将UT线夹收紧,拆下拉线棒,操作结束。
由于紧线器的钩头开口较小,对于外径较大的拉线棒,钩头无法与拉线棒的弯环连接,需要利用钢丝绳将钩头与弯环连接,再收紧紧线器;连接钢丝绳过程繁琐,耗时耗力,严重影响施工效率。
另外,紧线器与UT线夹都与钢绞线、拉线棒连接,紧线器收紧过程中,紧线器与UT线夹相互卡压,UT线夹下把操作较困难;同时紧线器紧贴在UT线夹上,导致拉线棒拆卸困难,工作效率底,甚至会影响拉线的制作质量。因此,紧线器如何在拉线棒上方便可靠的连接一直是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紧线器与拉线棒的连接件。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紧线器与拉线棒的连接件,包括销钉和槽状本体,所述槽状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及连接在两块所述侧板之间的背板;在所述槽状本体的第一端处,两块所述侧板上均设有销钉孔,所述销钉孔与所述背板之间均留有空隙,所述销钉穿设在两个所述销钉孔内;在所述槽状本体第二端处,所述背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背板背离所述侧板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槽状本体为一体浇筑结构。
可选的,所述槽状本体的内壁为平滑面。
可选的,所述背板从所述槽状本体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槽状本体的中部。
可选的,在所述槽状本体的中部,所述背板的端部分别与两块所述背板的边缘平滑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连接孔朝向所述槽状本体第二端的一侧,所述连接孔的侧壁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延伸至对应所述侧板的外表面。
可选的,所述连接孔为长圆孔。
可选的,所述背板背离所述侧板的一面上设有C型杆,所述C型杆的两端均与所述背板连接以围成所述连接孔。
可选的,所述销钉孔设置多对,多对所述销钉孔到所述背板的距离均不相同;所述销钉穿设于任意一对所述销钉孔内。
可选的,所述销钉的顶端设有钉帽,底端设有限位孔与外螺纹,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外螺纹所在区域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提供的连接件,一端通过销钉与拉线棒的弯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孔与紧线器的钩头配合连接,槽状本体扣在弯环外侧,使紧线器与拉线棒之间的连接与拆卸更加方便;连接件的延伸作用,使得拉线器与UT线夹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间,两者不再相互干涉,UT线夹操作方便,紧线质量不受影响;拉线器不受影响,安装拆卸操作方便,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紧线器的钩头不直接与弯环连接,可以适应不同外径的拉线棒。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612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保护层卡扣式再生混凝土电杆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塔的新型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