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感应加热的气体液气相变的激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60044.8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0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宇;严胜奇;夏军;辛燎原;郭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拓为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36 | 分类号: | H05B6/36;H05B6/40;H05B6/10 |
代理公司: | 长沙心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3 | 代理人: | 谢如意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加热线圈 加热装置 液气 电磁控制装置 感应加热 激发装置 加热套 外壁 底座 本实用新型 一次性产品 底座连接 可重复 可控 罩设 电缆 社会治安 激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感应加热的气体液气相变的激发装置,属于液气相变激发技术领域。它包含感应加热线圈、加热套、加热装置底座、电磁控制装置;所述加热套罩设再感应加热线圈的外壁;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与加热装置底座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底座的外壁通过电缆与电磁控制装置连接,没有社会治安隐患;可重复使用,相对一次性产品可有效降低使用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精确可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感应加热的气体液气相变的激发装置,属于液气相变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市场现有气体从液态到气态激发装置以火药方式为主,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问题,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火药激发是目前比较普遍的方式,但这种方法受国家法律和法规管控,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其他的化学发热(如铝热反应)在实际应用中较少,使用中存在激发复杂且容易产生化学反应物堵塞泄能孔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基于感应加热的气体液气相变的激发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感应加热线圈、加热套、加热装置底座、电磁控制装置;所述加热套罩设在感应加热线圈的外壁;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与加热装置底座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底座的外壁通过电缆与电磁控制装置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一极(呈直线状的一极)从另一极(呈螺旋状的一极)中间穿过,从而保证磁力线向周边作用;线圈的两端都固定在同一端的底座上,通过导电电杆连接外部电源;
作为优选,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外设置加热套,加热套材料为对电磁敏感材料(优选铁质、不锈钢或石墨等材料),加热套一端固定在加热装置底座上,加热套套住感应加热线圈(套体与线圈的间隙根据线圈的功率计作用频率等因素具体确定);
本实用新型中加热套底端(即与底座相反的另一端)可以封闭也可以不封闭,加热套长度比线圈长度长,以充分增大加热体的面积,提高感应加热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保护感应线圈;
本实用新型采用感应加热的原理,利用现有通用的感应加热装置(超高频/高频/中频感应加热器均可,具体可根据实际应用状况进行选择确定),通过感应加热快速持续地加热本装置中的金属外套(材质优选为铁、石墨等具有较高磁感特性的材料),使其迅速产生高温(以千摄氏度为单位)高热,实现液气相变(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碳、氮气等),使得原有液态气体在极短时间内(以秒为单位)转化为气态,气体体积出现数百倍的膨胀。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电磁感应线圈进行特殊的缠绕(即加工制作专门的电磁感应线圈),对电磁感应的作用方向进行控制(即可对线圈中心加热,也可对线圈外部进行加热),可简化本激发装置的结构,降低本装置的制作加工难度,降低制造成本,在使用中更加稳定,安全,高效。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感应加热的气体液气相变的激发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安全性能优越,本装置完全没有违反任何国家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的要求,没有社会治安隐患。
2、低成本高效益,本装置可重复使用,相对一次性产品可有效降低使用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3、精确可控,通过电磁感应加热激发,其产生的温度、热量和时间均可通过感应控制装置进行精确控制,可匹配气体液气相变的热量需求,避免浪费物料或能耗。
4、通过感应加热可有效地进行温度和热量的精确控制,包括加热温度、激发时间均可有效控制,为实现机械化、程序化的操作奠定基础,从而改变现有完全人工操作的方式,以机械代替人工在现场操作,将极大地提高安全性,减少人工操作存在的事故隐患;这是其他方式所难以具备的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拓为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拓为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60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