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含硫天然气井安全脱液脱硫净化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59983.0 | 申请日: | 2018-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2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文;焦茗;王其满;雷世勇;陈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凯文;焦茗;王其满;雷世勇;陈艳 |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30019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隔板 通气板 脱硫区 脱水区 脱硫 高含硫天然气 净化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气管线 入口管 脱水液 罐体 脱液 弯管 脱水 喷头 空间利用率 侧面 顶部侧面 反应釜体 罐体侧面 罐体中部 上部区域 脱硫喷头 出口管 出气管 干燥区 排液管 通过孔 通气孔 脱硫液 外连接 下方向 安全 汇聚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含硫天然气井安全脱液脱硫净化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中部设有中间隔板,中间隔板上部为脱水区、下部为脱硫区,所述脱硫区侧面设有贯穿罐体的入气管线,并在入气管线末端设有脱硫喷头,在脱硫区底部设有排液管,脱硫区的顶部侧面设有辅助出气管;所述中间隔板上设有孔,并通过孔连接有弯管到脱水区,弯管末端向下设有脱水喷头,在脱水区中上部设有通气板,通气板上设有多个通气孔,并在通气板上部区域设有干燥区,在通气板下方向外连接有脱水液入口管,在中间隔板上部的罐体侧面设有脱水液出口管,在中间隔板下部的侧面设有脱硫液入口管。本实用新型能将脱水和脱硫汇聚到同一个反应釜体中,提高空间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含硫天然气井安全脱液脱硫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天然气开采出来进行集输的过程中,硫化氢等酸性物质的存在会对地面集输管道、设备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甚至会给环境和下游天然气的加工利用带来危害。同时,从油气井所留出来的天然气一般都会携带一定量的水分。天然气中的水分与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形成酸性环境,会腐蚀金属设备,同时过多的水分也会大大降低天然气管道的传输速率,也可防止水合物、冰生成堵塞管线和设备。因此,为满足天然气的集输要求并减轻地面集输管道及设备的腐蚀,需对含硫湿天然气进行一系列的脱硫和脱水处理。含硫天然气的脱硫工艺主要包括化学反应类、物理分离类、生物法脱硫等,含硫天然气的脱水技术有低温法、溶剂吸收法、固体吸附法、化学反应法和膜分离法等。
目前,针对含硫天然气的净化处理主要采用多个处理罐,分别对脱硫和脱水进行处理,这种方式确实能有效达到处理要求,但同时,增加装置意味着对场地空间和管道阀门等都有更多的要求,如果能将脱水和脱硫汇聚到一起,能有效的减少空间占用率,同时节约材料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含硫天然气井安全脱液脱硫净化处理装置,能将脱水和脱硫汇聚到同一个反应釜体中,提高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高含硫天然气井安全脱液脱硫净化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中部设有中间隔板,中间隔板上部为脱水区、下部为脱硫区,所述脱硫区侧面设有穿过罐体的入气管线,并在入气管线末端设有脱硫喷头,在脱硫区底部设有排液管,脱硫区的顶部侧面设有辅助出气管;所述中间隔板上设有孔,并通过孔连接有弯管到脱水区,弯管末端向下设有脱水喷头,在脱水区中上部设有通气板,通气板上设有多个通气孔,并在通气板上部区域设有干燥区,在通气板下方的罐体上设有孔,并向外连接有脱水液入口管,在中间隔板上部的罐体侧面设有脱水液出口管,在中间隔板下部的侧面设有脱硫液入口管;罐体顶部设有出气管线,底部设有支架,并在支架下方设有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线、脱水液入口管、辅助出气管、入气管线、脱水液出口管、脱硫液入口管上都设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脱硫喷头朝向上方,脱硫喷头为漏斗形,其上端设有多个出气杆,出气杆顶部封闭,侧面设有多个出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脱水喷头为莲蓬头结构,其上设有多个喷孔。
进一步的,出气杆侧面的出气孔,最上部的孔眼最小,向下的孔眼依次变大。
进一步的,罐体顶部为罐盖,罐盖与罐体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区内放置有干燥粉,干燥粉的高度不超过罐盖底边;
脱硫区内有脱硫液,且脱硫液的高度在脱硫喷头到辅助出气管之间;
脱水区内有脱水液,且脱水液的高度在脱水喷头上部到中间隔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一体化的结构,让脱水和脱硫都在一个反应釜体内,且采用上下结构,让结构更加紧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凯文;焦茗;王其满;雷世勇;陈艳,未经张凯文;焦茗;王其满;雷世勇;陈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599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