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结构施工期间水力自动平衡抗浮稳定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56424.4 | 申请日: | 2018-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1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 发明(设计)人: | 樊军伟;杨仕教;陈文昭;彭成;江俊设;胡萍;龙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02D3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吴家伟 |
| 地址: | 421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结构 现浇 侧墙 第一层 底板 抗浮 本实用新型 基坑 稳定结构 自动平衡 预设 水力 施工 地下结构工程 复杂地质环境 施工作业面 孔洞 断面形状 复杂工况 工程造价 基坑侧壁 施工工序 稳定措施 现浇顶板 预留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结构施工期间水力自动平衡抗浮稳定结构,包括:预设基坑、地下结构现浇底板、第一层现浇侧墙、地下结构现浇顶板、第二层现浇侧墙以及基坑侧壁;地下结构底板设置于预设基坑的底部,地下结构顶板设置于地下结构的顶部;地下结构底板通过第一层现浇侧墙与地下结构顶板连接;第一层现浇侧墙上设置有预留孔洞;第二层现浇侧墙设置于第一层现浇侧墙的外侧、内侧或两侧同时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上安全可靠;能够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施工工序简单便于操作;适用性广泛,能过应用于各种形式、各种断面形状及尺寸、各种施工方法、各种复杂地质环境、各种施工作业面及各种复杂工况下的地下结构工程抗浮稳定措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地下结构施工期间水力自动平衡抗浮稳定结构。
背景技术
近十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跨越式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恶化、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为解决上述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成为了城市决策者不可避免所要面临的问题。
在地下结构的施工期间由于附建式地下结构的上部结构或者独立式地下结构正上方回填尚未完工,导致地下结构竖向荷载不足,那么其施工期间的抗浮稳定就成为了城市建设者面临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地下结构传统的抗浮措施包括在地下结构上临时堆载或设置抗拔桩、抗浮锚杆等。然而,我国对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地下结构的抗浮机理尚不明确,特别是当地下结构所在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比较复杂,工程技术人员没有翔实可靠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可借鉴参考。在工程设计中对于抗浮水位的选择多以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观经验判断为主,从而使得设计偏于保守(经济性不合理)或者存在较大风险(安全性不足)。
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地下水大幅度上升或暴雨、山洪等极端恶劣天气的发生属于随机过程,由此造成的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大规模的地下水或地表水涌入基坑内的事件有可能不会发生,而目前为抗浮稳定考虑而在地下结构上进行堆载或设置抗拔桩、抗浮锚杆等传统被动式的抗浮措施不但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浪费而且还会造成工期延长。
目前为抗浮稳定考虑而在地下结构上进行堆载或设置抗拔桩、抗浮锚杆等传统被动式的抗浮措施容易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浪费或工期延误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结构施工期间水力自动平衡抗浮稳定结构。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下结构施工期间水力自动平衡抗浮稳定结构,包括:预设基坑、地下结构底板、第一层现浇侧墙、地下结构顶板、第二层现浇侧墙以及基坑侧壁;
所述地下结构底板设置于地下结构的底部,所述地下结构顶板设置于所述地下结构的顶部;所述地下结构底板通过所述第一层现浇侧墙与所述地下结构顶板连接;所述第一层现浇侧墙上设置有预留孔洞;所述第二层现浇侧墙设置于所述第一层现浇侧墙的外侧、内侧或两侧;
所述基坑侧壁设置于所述第一层现浇侧墙和第二层现浇侧墙的周围,所述基坑侧壁为倾斜或直立的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基坑坑底地基上设置有素混凝土垫层并铺贴防水卷材。
进一步的,所述预留孔洞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布置形式可以是矩形或梅花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现浇侧墙与所述第二层现浇侧墙的连接处设置有抗剪钢筋或钢筋桁架。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结构的侧墙剖面形式可以为“]”型、“[”型、“︱”型或“I”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564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