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挤模具入口树脂收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53970.2 | 申请日: | 2018-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2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友;殷飞;林凤森;王龙;殷娇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光威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C70/54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集装置 树脂 拉挤模具 矩形框架式 贴模面板 预成型模 挡边 树脂流道 梯形框架 本实用新型 底部位置 模具领域 上端 固定孔 加强筋 通孔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挤模具入口树脂收集装置,属于模具领域。设有拉挤模具及预成型模,拉挤模具与预成型模之间设有树脂收集装置,树脂收集装置包括一个U形支架,U形支架两个角的内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加强筋,U形支架底部位置固定有矩形框架式挡边,矩形框架式挡边中间的通孔为直树脂流道,矩形框架式挡边上端安装有梯形框架式贴模面板,梯形框架式贴模面板中间为斜树脂流道,树脂收集装置的贴模面板与拉挤模具入口下端接触,树脂收集装置另一端通过固定孔与预成型模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拉挤模具入口树脂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通常拉挤成型过程中,纤维浸渍树脂进入拉挤模具的模腔口时,多余的树脂会沿着模腔口两侧边沿挤出,并顺着模具向下流淌,在此过程中,由于模具入口端的温度较高,树脂被不断加热,至滴落时温度最高可达80~100℃,该部分回流胶受热后部分发生反应,回流至浸胶槽后影响树脂的整体使用寿命,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和效率的下降。因此,在不改变拉挤模具工艺温度的前提下,如何降低回流胶温度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挤模具入口树脂收集装置,降低回流胶温度,延长树脂适用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挤模具入口树脂收集装置,设有拉挤模具及预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拉挤模具与预成型模之间设有树脂收集装置,树脂收集装置包括一个U形支架,U形支架两个角的内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加强筋,U形支架底部位置固定有矩形框架式挡边,矩形框架式挡边中间的通孔为直树脂流道,矩形框架式挡边上端安装有梯形框架式贴模面板,梯形框架式贴模面板中间为斜树脂流道,树脂收集装置的贴模面板与拉挤模具入口下端接触,树脂收集装置另一端通过固定孔与预成型模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所述的贴模面板与拉挤模具入口端面紧密贴合,接触面高度为2~5mm。
所述的斜树脂流道上端最大宽度比拉挤模具入口宽度大20~60mm,斜树脂流道与拉挤模具入口端面的侧面夹角α为20~30°角,斜树脂流道与直树脂流道的侧面夹角β为160~180°角, 斜树脂流道与直树脂流道正面夹角γ为120~160°角。
所述的树脂收集装置与拉挤模具下端保留10~20mm间隙。
所述的挡边高度2~6mm。
所述的固定孔为圆孔或长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树脂收集装置与拉挤模具的接触面积较小,减缓了热传递,另外由于与预成型模相连,预成型模温度较低,热量可向预成型模传递,因此可在不改变拉挤模具工艺温度的前提下,降低回流胶温度,延长树脂适用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树脂收集装置示意图。
图3是树脂收集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树脂收集装置的正视图。
图中 1.贴模面板,2.斜树脂流道,3.直树脂流道,4.挡边,5.支架,6.加强筋,7.固定孔,8.拉挤模具入口端面,9.拉挤模具,10.树脂收集装置,11.预成型模,12.浸胶后的纤维,13.拉挤模具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光威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光威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539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轴承复合材料桨叶模具
- 下一篇:一种履带式拉挤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