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薄膜拉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8530.8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8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马怀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18 | 分类号: | G01N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9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温控箱 顶部设置 温控组件 多功能薄膜 薄膜拉伸 拉伸装置 拉力计 挂钩 细线 半导体加热片 半导体制冷片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 实时观察 温度环境 连接柱 绕线辊 支撑腿 拉伸 两组 内壁 示数 温控 箱盖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拉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薄膜拉伸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连接柱相连接,第一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第二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温控箱,温控箱的顶部设置有箱盖,温控箱两端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温控组件,两组温控组件内均包括有半导体制冷片,第二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温控箱,温控箱上设置有温控组件,其中的半导体加热片可以对温控箱内进行加热或者降温,在薄膜拉伸时,可以提供不同的温度环境,绕线辊上绕设有端部设有挂钩的细线,且细线上的挂钩与拉力计的挂钩活动连接,在进行拉伸时,可以实时观察拉力计的示数,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拉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薄膜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一般都表现出一定的延展性,屈服开始之后,薄膜将进入弹-塑性过渡状态和完全塑性阶段,产生变形且不可恢复,即薄膜材料将开始逐渐失去原有的设计功能,直至最终完全失效。薄膜在印刷和复合过程中要受到机械力的作用,在产品使用过程中还要受到外力的作用,若以“最大拉断力”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进行设计,则包含了材料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拉伸变形形态,极易造成不可预知的情况(如破膜等),难以保证产品包装的安全要求,显然存在着物理性能方面的安全隐患。
目前的薄膜拉伸设备一般结构较为复杂,造价较高,且在不同的温度下,薄膜的性能也是有差异的,现阶段的薄膜拉伸设备在进行薄膜拉伸时,无法提供不同温度的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的薄膜拉伸设备一般结构较为复杂,造价较高,且功能较为单一,无法较为广泛地推广使用的问题;
提供一种多功能薄膜拉伸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连接柱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温控箱,所述温控箱的顶部设置有箱盖,所述温控箱两端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温控组件,两组温控组件内均包括有半导体制冷片,且温控箱一端的所述温控组件内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裸露在所述温控箱内,另一端的所述温控组件内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裸露在所述温控箱内,所述温控组件一侧的所述温控箱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缠绕杆,所述第一缠绕杆的顶部依次贯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温控箱的底部,并延伸至所述温控箱的内腔中,所述第一缠绕杆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拉力计;
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表面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转轴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位置,所述减速电机的所述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缠绕杆,所述第二缠绕杆的顶部贯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所述温控箱的内腔中,所述第二缠绕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绕线辊,所述绕线辊上绕设有端部设有挂钩的细线,且所述细线上的所述挂钩与拉力计的挂钩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电源插头,所述电机箱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开关,且所述减速电机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电连接所述电源插头;
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开关、第三开关与电源箱,所述电源箱内设置有蓄电池,两组所述温控组件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三开关电连接所述电源插头。
优选地,两组温控组件内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均分别阵列地设置在所述温控箱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散热箱由隔热板材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表面的所述通孔均为圆形,且两个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处在同一竖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绕线辊与所述拉力计均处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85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给水排水工程用的电动试压泵
- 下一篇:焊接强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