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用引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47472.7 | 申请日: | 2018-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1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峰;宋述辉;徐京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海峰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卢玲 |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设置 头箍 固定机构 负压机构 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 引流 导气机构 环形内壁 环形气囊 神经内科 出液端 导管 通孔 开口 单向压力阀 活动贯穿 收集机构 出气端 内固定 上端 内壁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头箍,头箍的环形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头部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远离头箍的一端上设有左右连通的通孔,且通孔内活动贯穿设有引流机构,引流机构的出液端连通设置有负压机构,负压机构的上端连通设置有导气机构,导气机构的出气端与固定机构连通设置,负压机构的出液端连通设置有收集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与头箍环形内壁上的环形气囊,环形气囊上连通设置有两根第一导管,两根第一导管靠近头箍的一端内壁上设有第一开口,且第二开口内固定安装有微型单向压力阀。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引流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而且还能有效的防止出现回流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及血流变学检查等。在诊治脑血管疾病过程中,早期脑出血常采用脑部引流的方式对病灶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相应的穿刺装置对患者颅内的血液进行引流。
目前在引流时只是通过简单的胶带将引流装置的引流端固定连接头部,使得引流装置的稳定性较差,而且在引流时需要记录引流液体的储量并及时倒掉引流液体,对于夜里熟睡时若不能及时发现会造成回流,对病人造成造成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用引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神经内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头箍,所述头箍的环形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头部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远离头箍的一端上设有左右连通的通孔,且通孔内活动贯穿设有引流机构,所述引流机构的出液端连通设置有负压机构,所述负压机构的上端连通设置有导气机构,所述导气机构的出气端与固定机构连通设置,所述负压机构的出液端连通设置有收集机构。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头箍环形内壁上的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上连通设置有两根第一导管,两根所述第一导管靠近头箍的一端内壁上设有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压力阀,两根所述第一导管远离环形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橡胶块,其中一根所述第一导管与导气机构连通设置,所述通孔设置于橡胶块的侧壁上,所述引流机构贯穿橡胶块设置。
优选地,所述引流机构包括贯穿橡胶块设置的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进液端连通设置有引流针,所述第二导管上安装有单向活瓣,所述第二导管的出液端与负压机构连通设置。
优选地,所述负压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导管的出液端上的活塞筒,所述活塞筒与第二导管连通设置,所述活塞筒的底部连通设置有第三导管,所述第三导管的出液端与收集机构的进液端连通设置,所述活塞筒内滑动密封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位于第二导管出液端的上方,所述活塞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上端固定穿过活塞筒的顶面并延伸至其的上方,所述活塞筒的顶面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压力阀,所述活塞筒的顶面与导气机构的进气端连通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气机构包括设置于活塞筒的上端的第四导管,所述第四导管与活塞筒连通设置,所述第四导管的出气端与其中一根第一导管连通设置,所述第四导管内安装有第三单向压力阀。
优选地,所述收集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三导管出液端上的第五导管,所述第五导管与第三导管连通设置,所述第五导管内安装有第四单向压力阀,所述第五导管的出液端连通设置有收集袋。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控制杆向上拉动,活塞板向上移动便于其下方的活塞筒内形成负压,通过第二导管对需要引流的液体进行抽吸,在活塞板上移时能将其上方的空气通过第四导管充入环形气囊内,使得环形气囊配合套设在头部上的头箍进行有效固定,继而能有效的提高引流装置与头部连接的稳定,便于进行引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海峰,未经崔海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74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痰用品快速收纳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自体脂肪移植的吸脂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