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箱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6376.0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2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肖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斯科锁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65/52;E05B15/00;E05B63/1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特强;黄艳 |
地址: | 2011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模块 延伸位置 锁杆 电子致动器 收缩位置 解锁位置 锁定位置 致动 本实用新型 电子信号 锁位置 锁系统 缩进 箱锁 种箱 锁定 伸出 转换 延伸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箱锁系统,包括:电子致动器,其能够在接收电子信号时进行致动;锁模块,其联接到电子致动器,且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延伸;锁杆,其联接到锁模块,且具有相对于锁模块伸出的延伸位置和相对于锁模块缩进的收缩位置,当锁模块处于锁定位置时,锁杆处于延伸位置,并且当锁模块处于解锁位置时,锁杆处于收缩位置;其中,锁模块在电子致动器的致动下,能从锁定延伸位置转换到解锁位置,从而锁杆能从延伸位置移动到收缩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锁系统,特别是用于汽车手套箱的箱锁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越来越追求舒适、高品质的汽车内饰,内饰的品种也趋于多样化和精细化。汽车手套箱作为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到的做工和使用体验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箱锁机构作为汽车手套箱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手套箱的整体表现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汽车手套箱的箱锁机构通常包含两个部分:锁杆组件和按钮组件。锁杆组件选择性地允许箱盖相对于箱体的打开/关闭,锁杆组件可操作地位于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从而允许或禁止箱盖的打开。按钮组件的作用是供使用者操作锁杆组件,以便控制锁杆组件处于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
市场需求表明,有必要提出一种箱锁系统,其能够通过电子装置自动控制箱锁的打开,即通过电子装置来释放锁杆组件,以允许箱盖的打开。这样的设计能增加车辆的整体自动化程度,符合现代设计理念。而且,通过这样的箱锁系统,可以隐去在汽车手套箱的箱盖外部设置按钮的必要性,以使手套箱的外观更加简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箱锁系统,其能够通过电子装置自动控制箱锁的打开,进而改善现有技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箱锁系统,其特征在于,箱锁系统包括:电子致动器,其能够在接收电子信号时进行致动;锁模块,其联接到电子致动器,且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延伸;锁杆,其联接到锁模块,且具有相对于锁模块伸出的延伸位置和相对于锁模块缩进的收缩位置,当锁模块处于锁定位置时,锁杆处于延伸位置,并且当锁模块处于解锁位置时,锁杆处于收缩位置;其中,锁模块在电子致动器的致动下,能从锁定延伸位置转换到解锁位置,从而锁杆能从延伸位置移动到收缩位置。
优选地,锁杆包括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第一锁杆的一端和第二锁杆的一端分别联接到锁模块的相对两侧,使得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同步地在延伸位置与收缩位置之间相对地移动。
优选地,箱锁系统还包括:第一导向衬套和第二导向衬套,其分别与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相关联地设置,用于引导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的移动。
优选地,箱锁系统还包括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分别接收处于延伸位置的第一锁杆的另一端和第二锁杆的另一端,以便进行锁定。
优选地,锁模块包括复位弹簧,以便将锁模块偏压向延伸锁定位置。
优选地,第一导向衬套和第二导向衬套均呈环形,且分别包括位于该环形内侧的弹性引导部;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分别穿设在第一导向衬套和第二导向衬套中,且配合到弹性引导部。
优选地,第一锁杆的另一端和第二锁杆的另一端分别包括倾斜滑动面,用以使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易于滑入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中。
优选地,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设置在一箱盖的内侧,箱盖的外表面上不设置箱锁系统的任何部件。
优选地,电子致动器、锁模块、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均安装在一箱体上,且至少部分地位于箱体的储存空间以外。
优选地,箱锁系统还包括手动致动器;第一锁杆或第二锁杆还包括突起,手动致动器能够通过外力作用抵靠推动突起,并迫使第二锁杆以及与第二锁杆同步的第一锁杆移动到收缩位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斯科锁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索斯科锁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63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