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纺织物法向载荷变形量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6223.6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7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薛安青;周鸿;刘霄;郭强;曾宪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唐玲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试样 本实用新型 法向 针布 变形量测试装置 固定织物 固定装置 力矩扳手 支撑套筒 纺织物 安装位置调节 变形量测试 拉伸测试机 测试 测试效率 方便调节 固定套筒 间距可调 拉伸测试 压头结构 支撑织物 上端 预紧力 拆装 下端 有压 对称 灵活 配合 | ||
1.一种纺织物法向载荷变形量测试装置,包括拉伸测试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测试机(1)上连有压头结构(2),所述压头结构(2)下方放置有织物试样固定装置(3);所述织物试样固定装置(3)包括机架(3.1),所述机架(3.1)上端对称设有用于支撑织物且间距可调的支撑套筒(3.2),所述机架(3.1)下端一侧设有用于固定织物首端的固定套筒(3.3),另一侧设有用于固定织物尾端的针布辊(3.4),所述针布辊(3.4)上连有测力矩扳手(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纺织物法向载荷变形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3.1)包括竖直布置的前左立柱(3.11)、前右立柱(3.12)、后左立柱(3.13)及后右立柱(3.14),所述前左立柱(3.11)和所述前右立柱(3.12)顶部之间连有前上横梁(3.15),所述后左立柱(3.13)及所述后右立柱(3.14)之间连有后上横梁(3.16),所述前上横梁(3.15)上开有多个支撑套筒前端连接孔(3.151),所述后上横梁(3.16)上对应开有多个支撑套筒后端连接孔(3.161),所述支撑套筒前端连接孔(3.151)和所述支撑套筒后端连接孔(3.161)间对称连有左上转轴(3.6)和右上转轴(3.7),两个支撑套筒(3.2)分别套装于所述左上转轴(3.6)和所述右上转轴(3.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纺织物法向载荷变形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右立柱(3.12)和所述后右立柱(3.14)下端之间连有所述针布辊(3.4),所述测力矩扳手(3.5)连于所述针布辊(3.4)一端的辊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纺织物法向载荷变形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左立柱(3.11)和所述后左立柱(3.13)下端之间连有左下转轴(3.8),所述固定套筒(3.3)套装于所述左下转轴(3.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纺织物法向载荷变形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结构(2)包括呈圆筒形的连接部(2.1)和呈半球形的压头部(2.2),所述连接部(2.1)位于所述压头部(2.2)顶部平面中心且垂直于所述压头部(2.2)顶部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纺织物法向载荷变形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结构(2)包括圆筒形的连接部(2.3)和呈半圆环形的压头部(2.4),所述连接部(2.3)位于所述压头部(2.4)顶部平面中心且垂直于所述压头部(2.4)顶部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62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材料强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纸张柔折性能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