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聚羧酸类混凝土减水剂生产的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5721.9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4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郑同林;黄海超;苏晋升;沈小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路桥翔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黄国强 |
地址: | 362001 福建省泉州市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流引导 反应釜 搅拌轴 釜体 混凝土减水剂 聚羧酸类 出水管 内壁 本实用新型 倾斜安装 生产反应 同轴转动 搅拌叶 投料口 液面 冲刷 清洗 电机 流出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聚羧酸类混凝土减水剂生产的反应釜,该反应釜包括釜体、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且与搅拌轴同轴转动的水流引导盘和倾斜安装在水流引导盘上的至少一出水管,所述水流引导盘固定在搅拌轴的位置低于釜体的投料口且高于生产反应体系的液面高度,水流引导盘上的水经由出水管流出且能够对釜体的内壁进行冲刷,以解决现有的反应釜需要人工对釜体的内壁进行清洗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容器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聚羧酸类混凝土减水剂生产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传统的聚羧酸类混凝土减水剂生产用反应釜并未设计自动冲洗转置,由于反应釜体积大(5-20吨),各类管路设计较为固定,无法进行反应和清洗之间的装置切换。
另外,现有的聚羧酸类混凝土减水剂的反应釜生产特点:物料分步滴加,反应溶液浓度高稠度大,原材料丙烯酸等滴料容易在反应体系上层滞留或部分暴聚生成副反应产物附着于反应釜壁,同时聚羧酸减水剂成品呈粘稠状,残留在反应釜壁后遇热干燥也可能转为胶状物附着在反应釜壁不易去除,长期清洗不到位会造成反应釜壁大量附着物生产累积,所以每次反应完毕及时冲洗反应釜壁很有必要。另一方面,若由人工冲洗,则需在投料口处操作,而生产反应原材料常包含有机酸等有毒易挥发物质,高温下易从投料口散发,人工冲洗时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聚羧酸类混凝土减水剂生产的反应釜,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聚羧酸类混凝土减水剂生产的反应釜,该反应釜包括釜体、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电机驱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釜体内,所述搅拌叶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且位于釜体内,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且与搅拌轴同轴转动的水流引导盘和倾斜安装在水流引导盘上的至少一出水管,所述水流引导盘固定在搅拌轴的位置低于釜体的投料口且高于生产反应体系的液面高度,水流引导盘上的水经由出水管流出且能够对釜体的内壁进行冲刷。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进水管,该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水流引导盘的上方,且不与水流引导盘直接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冲刷在釜体内壁上端水流冲击点不低于生产反应体系的液面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水流引导盘的盘体中部具有一供该搅拌轴穿过的通孔,盘体上具有环绕在该通孔周围的围挡。
进一步的,所述水流引导盘和搅拌轴之间通过销或键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流引导盘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子水流引导盘拼接而成,每个子水流引导盘的中部都具有卡箍部,两个每个子水流引导盘上的卡箍部相向设置固定在搅拌轴上,并形成供搅拌轴穿过的让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的末端具有与釜体内壁相垂直设置的水平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聚羧酸类混凝土减水剂生产的反应釜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应釜在搅拌轴上增加水流引导盘,无需对原有管路进行较大整改,利用添加反应用水时,开启搅拌带动水流引导盘完成冲洗,清洗液可用于生产合成,而且无需额外人工清洗步骤,降低健康危害。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反应釜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第一种水流引导盘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第二种水流引导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路桥翔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路桥翔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57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碳酸钙的活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减水剂母液合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