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5332.6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5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曹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湖市致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B60S1/02;H05B3/8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张云波;吴辉辉 |
地址: | 314203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聚福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后视镜 加热膜 蓄热槽 膜基板 电加热丝 后视镜 本实用新型 加热 安全系数 箭头状 接线端 阶梯型 除雾 附着 连通 存储 雨水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膜,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膜,包括膜基板和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附着于膜基板;两根电加热丝连通并分别连接于接线端;所述膜基板设有蓄热槽,所述蓄热槽呈箭头状设置且蓄热槽边沿呈阶梯型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膜,通过在膜基板上设置蓄热槽,使热量能够部分存储在蓄热槽内,当需要对后视镜进行加热除雾或雨水时,能够快速使汽车后视镜温度升高起到效果,该后视镜加热膜结构巧妙,加热速度快,安全系数高,有利于该汽车后视镜加热膜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视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膜。
背景技术
汽车后视镜位于汽车头部的左右两侧,以及汽车内部的前方,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及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
汽车后视镜属于重要安全件,它的镜面、外形和操纵都颇讲究,后视镜以安装位置划分,分为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及内后视镜,以用途划分,外后视镜反映汽车侧后方,下后视镜反映汽车前下方,内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及车内情况,用途不一样,镜面结构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后视镜镜面主要由两种,一种是平面镜,镜片是平的,用术语表述就是“表面曲率半径R无穷大”,与一般家庭用镜一样,可得到与目视大小相同的映像,该类平面镜常用作内后视镜,另一种是凸面镜,镜面呈球面状,具有大小不同的曲率半径,它的映像比目视小,但视野范围大,类似相机“广角镜”的作用,这种凸面镜常用作外后视镜和下后视镜,轿车及其它轻型乘用车一般装配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大型商用汽车(大客车或大货车)一般装配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及内后视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着镜子哈气就会出现高斯模糊的效果,就如汽车后视镜在雨雾天行驶,当汽车在雾天或雨、雪天行驶时,由于雾气造成的后视镜镜面的积雾或雨水侵袭会造成司机对侧后方的视线不清,需要驾驶员不时的伸出车窗外对镜片表面进行清洁,这样不仅极不方便,又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还只是暂时措施,雾气及雨水又会马上使之模糊不清。
为了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具有加热功能的后视镜,当遇上述情况时,驾驶员只需开启加热除霜按钮,后视镜就会加热,除去镜片表面的积雾、积霜等,使后视镜变得清晰,不仅方便省事,还提高了行车时的安全系数。
现有的汽车后视镜加热膜,加热速度慢,耗时久,仍会造成行车安全系数低的状况,不利于加热膜在汽车后视镜上的使用和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膜,该汽车后视镜加热膜加热速度快,耗时少,能够有效保证用户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安全系数,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有利于该汽车后视镜加热膜在汽车上的使用及推广。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膜,包括膜基板和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附着于膜基板;两根电加热丝连通并分别连接于接线端;所述膜基板设有蓄热槽,所述蓄热槽呈箭头状设置且蓄热槽边沿呈阶梯型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加热丝由PTC碳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膜基板设有端子安装位,所述端子安装位凹陷于所述膜基板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子安装位靠近所述膜基板边角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加热丝呈扁平状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膜基板上端设有第一覆盖层,所述膜基板下端设有第二覆盖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覆盖层与第二覆盖层均由防水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蓄热槽设有第一蓄热部、第二蓄热部及第三蓄热部,所述第二蓄热部低于第一蓄热部、第三蓄热部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湖市致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平湖市致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53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