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贝类生物观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45241.2 | 申请日: | 2018-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0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 发明(设计)人: | 蒋玫;李磊;康伟;唐保军;蒋科技;沈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筒管 本实用新型 贝类生物 观察装置 放大镜 贝类 可拆卸的 空心柱管 软质垫圈 上细下粗 设备成本 下端密封 周向安装 方便性 上端 观察 水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贝类生物观察装置,包括筒管和放大镜,筒管为上细下粗的空心柱管,筒管的下端密封安装有可拆卸的放大镜,筒管的上端沿周向安装有软质垫圈。本实用新型能够直接在水面上对水下贝类进行观察,提高了对水下贝类观察的方便性,结构简单,降低了设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观察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下贝类生物观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产渔业科学研究领域内,水下观察贝类生物一般多采用人工潜水观察,由于潜水往往需要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和昂贵的水下潜水设备,导致该作业运行成本很高,而且存在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下贝类生物观察装置,提高对水下贝类观察的方便性,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下贝类生物观察装置,包括筒管和放大镜,所述筒管为上细下粗的空心柱管,所述筒管的下端密封安装有可拆卸的放大镜,所述筒管的上端沿周向安装有软质垫圈。
所述放大镜安装在连接头上,所述放大镜与连接头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连接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筒管的底部。
所述软质垫圈的底部设有与筒管上端口相匹配的插槽,所述软质垫圈通过插槽可拆卸地安装在筒管的上端。
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直接在水面上对水下贝类进行观察,提高了对水下贝类观察的方便性,结构简单,降低了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水下贝类生物观察装置,包括筒管1和放大镜2。
筒管1为上细下粗的空心柱管,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筒管1的长度可以根据水体的深度进行设计。
筒管1的下端密封安装有可拆卸的放大镜2。放大镜2安装在连接头4上,放大镜2与连接头4之间设有密封圈,连接头4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筒管1的底部。通过连接头4能够方便地对放大镜2进行拆卸,方便更换和清洁。
筒管1的上端沿周向安装有软质垫圈3。软质垫圈3的底部设有与筒管1上端口相匹配的插槽,软质垫圈3通过插槽可拆卸地安装在筒管1的上端。软质垫圈3能够提高人体眼部在观察时与筒管1上端接触的安全性。
该水下贝类生物观察装置能够直接在水面上对水下贝类进行观察,提高了对水下贝类观察的方便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52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板玻璃锡面识别系统
- 下一篇:一种显微扫描成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