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器的绝缘结构及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4773.4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5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俊;廖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4 | 分类号: | H01H50/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莫建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器 导磁元件 绝缘套 本实用新型 绝缘结构 底板 隔离槽 边缘包裹 对地绝缘 确保安全 下端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触器的绝缘结构,其包括导磁元件、底板和绝缘套,所述绝缘套设于所述导磁元件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绝缘套具有隔离槽,所述导磁元件的下端置于所述隔离槽内,所述绝缘套的边缘包裹于所述导磁元件的侧面。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绝缘结构能够有效对地绝缘以确保安全,并具有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等优点。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具有该结构的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流接触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触器的绝缘结构及接触器。
背景技术
接触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其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交流接触器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接触器,当交流接触器的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芯,并带动交流接触器点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两者是联动的。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点复原,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接触器电磁系统主要包括电磁线圈、磁轭和底板,电磁线圈安装在磁轭上,磁轭与底板之间铺设有一层橡胶垫以间接实现电磁线圈对地绝缘,然而,橡胶垫为矩形薄片状,薄片状的橡胶垫往往不能较好的对磁轭和底板之间进行电器绝缘隔离,导致在工频耐压测试中,线圈对地的电气间隙由于磁轭和底板的绝缘失效,转换成电磁线圈与磁轭的最小电气间隙,一旦这个最小间隙小于工频耐压测试安全距离,耐压测试则失败,换句话说,如果将这种绝缘能力较差的电磁线圈机构投入到市场进行使用,电磁线圈对地绝缘失效就会导致电磁线圈烧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可靠性较低,严重的甚至会发生火灾,无法满足现有需要。
因此,亟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对地绝缘以确保安全,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的接触器及其接触器的绝缘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对地绝缘以确保安全,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的接触器的绝缘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对地绝缘以确保安全,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的接触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触器的绝缘结构,其包括导磁元件、底板和绝缘套,所述绝缘套设于所述导磁元件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绝缘套具有隔离槽,所述导磁元件的下端置于所述隔离槽内,所述绝缘套的边缘包裹于所述导磁元件的侧面。
较佳地,所述导磁元件的下端具有便于所述导磁元件伸入所述隔离槽的导向斜面,所述隔离槽具有与所述导向斜面相配合的配合斜面。
较佳地,所述隔离槽具有由槽底延伸形成的缓冲件,所述导磁元件承载于所述缓冲件上。
较佳地,所述缓冲件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隔离槽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开布置的缓冲筋条。
较佳地,相邻两所述缓冲筋条之间的间隔呈相等布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接触器,包括电磁线圈以及上述的接触器的绝缘结构,所述电磁线圈内套于所述导磁元件内。
较佳地,接触器还包括基架,所述基架分别与所述导磁元件和电磁线圈连接,所述导磁元件沿所述电磁线圈的X轴方向布置,所述基架沿所述电磁线圈的Y轴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电磁线圈的出线端设于所述延伸部的下方。
较佳地,所述延伸部沿所述电磁线圈的Y轴方向呈左、右布置。
较佳地,所述电磁线圈的底部具有用于与所述隔离槽的槽口边缘相卡接的卡合部。
较佳地,所述卡合部包括至少两个由所述电磁线圈的底部伸向所述绝缘套的凸起,所述绝缘套两相对的外侧面均抵接有所述凸起,以定位所述电磁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47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同轴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稳定性高的磁保持继电器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