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底渣废料磨内输送回收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4231.7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5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尚鸿;陈必松;陈尚霖;张德长;胡宗辉;郑文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源鑫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23/18;B08B15/04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李明通 |
地址: | 3506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底渣 除尘管 渣料 回收再利用装置 废料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 研磨 引风机 左侧壁 上端 磨细 逸尘 定量控制 输送过程 输送料仓 一端连接 出风口 对设备 进风口 碎渣机 有效地 缓冲 下端 磨损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炉底渣废料磨内输送回收再利用装置,属于炉底渣废料回收装置技术领域,渣料仓的左侧壁面上端设有第一除尘管,第一除尘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引风机的进风口上,引风机的出风口设有第二除尘管,第二除尘管的下端连接在灰分箱内。本实用新型经过渣料仓进行缓冲降能,而且可以定量控制炉底渣废料的流入质量,然后通过碎渣机进行磨细,由于渣料仓的左侧壁面上端设有除尘管,能够有效地吸收在研磨过程中或者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逸尘,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炉底渣废料回收装置不通过输送料仓进行降能,而直接将炉底渣废料进行磨细处理,对设备的磨损程度较为严重,而且在研磨过程中容易产生逸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炉底渣废料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炉底渣废料磨内输送回收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炉底渣废料是冶炼厂的副产品,我国每年产生的炉底渣废料数量巨大,综合利用率低,大量的炉底渣废料堆积在灰场。传统的炉底渣废料磨细分选工艺主要针对相应区域的水泥和混凝土行业生产一二级商品粉煤灰,但是这种工艺容易受水泥等相关行业供需关系、市场价格以及输运半径等方面的影响,而且由于缺乏基础实验研究和粉煤灰建材制品的品质不稳定,进一步阻碍了炉底渣废料的利用。现有技术的炉底渣废料回收装置不通过输送料仓进行降能,而直接将炉底渣废料进行磨细处理,对设备的磨损程度较为严重,而且在研磨过程中容易产生逸尘。
发明内容
(1)技术方案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炉底渣废料磨内输送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侧面设有与其铰接的卸料门,所述回收箱的顶面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渣料仓,所述渣料仓的顶面设有与其相连通的进料管,所述渣料仓的底部设有碎渣机,所述碎渣机的出料口设有碎渣管,所述碎渣管的下端以垂直方式连通在所述回收箱的顶面,所述渣料仓的左侧壁面上端设有第一除尘管,所述第一除尘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引风机的进风口上,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设有第二除尘管,所述第二除尘管的下端连接在灰分箱内,而所述灰分箱的顶面设有支撑并且固定所述引风机的顶座。
进一步地,所述渣料仓的左侧设有第二渣料仓,所述第二渣料仓的底部设有第二碎渣机,所述第二碎渣机的出料口设有第二碎渣管,所述第二碎渣管的下端以垂直方式连通在所述回收箱的顶面,而所述第二渣料仓的顶部设有直角弯管,所述直角弯管的另一端连通在所述渣料仓的顶部侧面,并且所述第一除尘管连接在所述第二渣料仓的顶部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碎渣管和所述第二碎渣管上设有手动插板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除尘管是以倾斜方式连通在所述第二渣料仓的顶部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从进料管将炉底渣废料输入,然后经过渣料仓或者第二渣料仓进行缓冲降能,而且可以定量控制炉底渣废料的流入质量,然后通过碎渣机进行磨细,由于渣料仓的左侧壁面上端设有第一除尘管,第一除尘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引风机的进风口上,引风机的出风口设有第二除尘管,而第二除尘管的下端连接在灰分箱,能够有效地吸收在研磨过程中或者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逸尘。
(2)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经过渣料仓进行缓冲降能,而且可以定量控制炉底渣废料的流入质量,然后通过碎渣机进行磨细,由于渣料仓的左侧壁面上端设有除尘管,能够有效地吸收在研磨过程中或者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逸尘,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炉底渣废料回收装置不通过输送料仓进行降能,而直接将炉底渣废料进行磨细处理,对设备的磨损程度较为严重,而且在研磨过程中容易产生逸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炉底渣废料磨内输送回收再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炉底渣废料磨内输送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源鑫建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源鑫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4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具有打散、破碎和混料功能的螺旋锥
- 下一篇:一种颗粒药品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