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拆卸加力单元远移磨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2804.2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9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田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北仑通策口腔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7/10 | 分类号: | A61C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5899 浙江省宁波市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牙 铸造冠 腭托 套管 推杆 单侧开口 加力单元 磨牙装置 可拆卸 弹簧 夹口 上颌 本实用新型 固定不动 可拆卸的 连成一体 二步法 一步法 卡入 上套 对准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拆卸加力单元远移磨牙装置,包括腭托、腭托架、两个前磨牙铸造冠和两个磨牙铸造冠,所述腭托、所述腭托架和所述前磨牙铸造冠连成一体并固定不动,前磨牙铸造冠上设置有套管,所述磨牙铸造冠上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插入所述套管中,所述磨牙铸造冠安装在上颌第一磨牙上;所述套管上套设有可拆卸的单侧开口式弹簧;其优点在于:单侧开口式弹簧有夹口,腭托、腭托架、两个前磨牙铸造冠和两个磨牙铸造冠安装好后,夹口对准套管就可以直接卡入,这样相当于将原先一步法整体戴入口内的方法改进成二步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正畸中使用的矫治器;具体是可拆卸加力单元远移磨牙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左上尖牙唇向错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美观和咬合功能,如果想要把左上尖牙纳入上牙列,就需要在左上侧切牙和左上第一前磨牙之间拓展出足够间隙以容纳左上尖牙;其方法是利用GMD(Greenfield Molar Distalization)远移磨牙装置推磨牙向远中,以便在牙弓前段开拓出足够间隙;图中所示为远移左上第一磨牙的操作方法;该矫治器的矫治原理:在第一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颊舌侧各放置一根推簧,依靠推簧压缩后产生的弹力远中移动第一磨牙,同时以第一前磨牙和腭部作为支抗单元以抵抗推簧的反作用力。
现有的操作方法一为手持操作:即将GMD矫治器从石膏模型上整体取下,用手捏紧两端,使推簧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将矫治器转移至口内粘接固位。其缺点在于,在转移至口内的过程中,特别是当铸造冠就位后而粘接剂没有完全固化时,推簧的弹力可能将GMD矫治器的部件弹飞,使粘接失败,甚至造成部件弹入气管或食道,导致窒息或误吞。
现有的操作方法二是用粘接剂固定推簧:即先用粘接剂固定推簧,禁锢住其弹力,然后将GMD矫治器从石膏模型上转移至口内粘接固位,当粘接剂完全固化后,再将固定推簧的粘接剂去除,释放其弹力;但其缺点有两个:1、固定推簧的粘接剂在操作的过程中可能脱落,导致矫治器的部件被瞬间释放的弹力弹飞,造成危险;2、矫治过程中随着第一磨牙的远移,推簧的弹力逐渐衰减,如要始终维持远移磨牙的弹力,需要定期更换更长的推簧;而此推簧无法单独取下,更换时需要将整个矫治器从口内拆除,这既延长了医生的椅旁操作时间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对现有GMD远移磨牙装置进行改进,改进的部件为将作为加力单元的套入式弹簧改良成开口式弹簧,便于矫治器的初次戴入和定期更换弹簧加力的可拆卸加力单元远移磨牙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可拆卸加力单元远移磨牙装置,包括腭托、腭托架、两个前磨牙铸造冠和两个磨牙铸造冠,所述腭托、所述腭托架和所述前磨牙铸造冠连成一体并固定不动,前磨牙铸造冠上设置有套管,所述磨牙铸造冠上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插入所述套管中,所述磨牙铸造冠安装在上颌第一磨牙上;所述套管上套设有可拆卸的单侧开口式弹簧。
所述单侧开口式弹簧由一根线材折弯而成,折弯后形成若干段螺旋线、若干段折弯线和位于两端的尾端线,所述螺旋线和所述折弯线相互更迭形成组成起弹力作用的弹力部,所有螺旋线位于同则,折弯线左右分布,所述尾端线位于两端;所有位于左侧的所述折弯线的最外端端点和位于右侧的与之相对应的折弯线的最外端端点之间的间距相等,位于左侧的所述折弯线和位于右侧的折弯线之间形成一个可以用于纳入所述套管的裂口。
所述螺旋线围成的内腔大于套管的外径,所述裂口的宽度小于套管的外径。
所述折弯线呈V形、U形或前端呈直线状。
所述尾端线平齐;所述尾端线上安装有端块,端块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裂口方向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北仑通策口腔医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北仑通策口腔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28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畸弓丝弯制角度显示装置
- 下一篇:正畸托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