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0942.7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9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谭志国;龙志;苗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9/08 | 分类号: | F16J9/08;F16J9/2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610042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环形中空结构 新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 整体式结构 流体介质 内部设置 运行部件 注入压力 弹性圈 钢丝圈 一次性 阀门 约束力 制造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密封圈,此密封圈采用整体式结构,所述密封圈的内部采用环形中空结构,在环形中空结构内部注入一定压力的流体介质,在环形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弹性圈。内部根据应用场合在制造阶段注入适当压力的气体或液体,同时增加钢丝圈提供相应的约束力。密封圈内部的气体、液体首选在生产时一次性注入,避免增加注入阀门导致结构复杂、与运行部件干扰、注入压力无法精确控制等问题,而且其经济性好、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密封圈,属于密封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密封圈均为橡胶、塑料等实体结构,在正常液压、气压件仅受轴向力的情况下使用情况良好。但在受侧向力或温度变化较大的场合则不能很好地密封。因为,机械部件工作过程中正常情况下主要受轴向力,但受侧向力时,会出现机械部件挤压侧间隙变小,非挤压侧间隙变大,原密封圈无法充分填补此空隙,可能导致漏油、漏气,引发机械故障、事故或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密封圈,密封圈采用中空结构,内部根据应用场合在制造阶段注入适当压力的气体或液体,同时增加钢丝圈提供相应的约束力。密封圈内部的气体、液体首选在生产时一次性注入,避免增加注入阀门导致结构复杂、与运行部件干扰、注入压力无法精确控制等问题,而且其经济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密封圈,此密封圈采用整体式结构,所述密封圈的内部采用环形中空结构,在环形中空结构内部注入一定压力的流体介质,在环形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弹性圈。
所述密封圈采用橡胶或者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流体介质采用液体或者气体介质。
所述弹性圈采用钢丝圈或者弹簧圈。
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液压缸的活塞头上,所述活塞头设置在油缸的内部,所述油缸的两端设置有密封端盖,所述活塞头上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贯穿密封端盖的中心孔,所述油缸的内部封装有油液。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解决了现有密封圈不能用于受侧向力的场合的问题。当受侧向力时,密封圈内部的液体或气体流动后局部压力增大,挤压密封圈的其余部位,密封圈膨胀后填充增大的间隙,解决了其漏油、漏气问题,减少了机械故障和安全风险。
2、创新性地在密封圈内增加了钢丝圈。起到了精确控制密封圈膨胀量、能承受更大范围的压力、耐久性好等的优点。
3、经济性好、可靠性高。密封圈内部的气体、液体首选在生产时一次性注入,避免增加注入阀门导致结构复杂、与运行部件干扰、注入压力无法精确控制等问题。经济性好、可靠性高。
4、应用范围广。可应用于各种机械部件中,通用性强,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 为带有新型密封圈的液压缸活塞组成图。
图2为新型密封圈主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新型密封圈的6-6截面图。
图中:活塞杆1、密封端盖2、油缸3、油液4、密封圈5、新型密封圈剖面图6-6、活塞头7、流体介质8、弹性圈9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09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换挡拔叉
- 下一篇:一种化工设备人孔的防积液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