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螺杆与弹簧的周向冲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0861.7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8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田家林;周仪;杨琳;何虹志;熊洁;周思奇;黎根银;胡学华;范昌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14 | 分类号: | E21B4/14;E21B1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锤 动力总成 固定腔 下壳体 钻头 锤体 本实用新型 万向轴总成 冲击总成 传动总成 扭转振动 冲击器 弹簧 螺杆 转动 冲击作用 依次连接 周向振动 轴线对称 钻杆连接 钻井效率 弹簧力 卡钻 粘滑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螺杆与弹簧的周向冲击器,由动力总成、万向轴总成、传动总成和冲击总成组成;动力总成上部与钻杆连接,下部依次连接万向轴总成、传动总成和冲击总成,动力总成带动锤体固定腔旋转,锤体固定腔带动冲击锤转动,冲击锤旋转与下壳体发生碰撞,产生冲击扭转振动。本实用新型中冲击锤关于锤体固定腔的轴线对称安放,其旋转一次可提供两次扭转振动冲击作用,冲击锤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和下壳体不断出现周期性的周向碰撞。该工具产生的转动和冲击经下壳体传递到钻头,为钻头提供动力,并使钻头产生高频单向周向振动,进而能有效的避免卡钻和粘滑现象产生,提高钻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天然气页岩气钻井、矿山开采、地质钻井等领域中的基于螺杆与弹簧的周向冲击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石油天然气需求日益增加,同时对于页岩气的开采也是当今热点,也是一个挑战。因为在钻井过程中,常会因为司钻技术、经验问题以至于送钻不及时或送钻过快,或是因为井壁摩阻问题,造成施加给钻头的钻压不稳定,影响破岩效率,甚至有可能因为钻压突然增大而损坏钻头、崩裂钻头的切削齿等,影响钻进速度。另一方面PDC钻头在钻硬或研磨性地层时,通常没有足够的扭矩来破碎岩石,从而产生卡钻的现象,井下钻杆扭力释放导致钻头失效。油田深部地层岩石坚硬、研磨极值高,应用常规牙轮钻头钻进,单只钻头进尺少,需要多次起下钻且机械钻速较低;应用螺杆进行复合钻进时,由于深井中温度较高,螺杆寿命低、使用效果不理想;同时在钻探深井超深井中常出现粘滑振动现象,粘滑振动易造成钻具失效,导致机械钻速降低。此外,采用气体钻井技术钻进可较大程度提高机械钻速,但在地层出水的情况下易引起井下复杂情况发生,且气体钻井配套设备多,成本相对较大。
针对以上问题,国内外已尝试了多种工具,取得了一定的提速效果,其中高频扭转冲击类工具占提速工具的主导地位。现场实验和理论研究均表明,该类工具可以给钻头附加高频扭转冲击力,辅助钻头破岩,降低钻柱的粘滑现象,提高机械钻速,降低钻进成本,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更好地保证钻井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钻井过程中的钻头卡钻和钻柱的粘滑导致钻具失效和机械钻速较低的问题,特提供一种基于螺杆与弹簧的周向冲击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高钻进速度。该工具能有效保护钻头,降低成本,提高破岩效率,增加钻井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08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文井钻探施工系统
- 下一篇:一种盾构式套管内欠平衡气体反循环钻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