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油脂无纺布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0661.1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0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徐蔚萍;徐蔚钦;陆菊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用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27/36;B32B27/12;B32B3/12;B32B33/00;B32B3/30;B32B3/24;B32B3/26;B32B3/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赵登高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纺布层 无纺布 吸汗层 吸收腔 聚酯 格网 本实用新型 均匀设置 底端 凸起 主体内部 散开 牢固性 淋膜层 吸水棉 塑脂 填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油脂无纺布,包括凸起、无纺布主体、第一无纺布层、第一吸汗层和第二吸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主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吸收腔,且吸收腔的内部均设置有吸水棉,所述第一聚酯格网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主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吸汗层,且第二吸汗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聚酯格网,所述第二聚酯格网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无纺布层,且第二无纺布层与第二聚酯格网之间设置有第二淋膜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顶端和第二无纺布层的底端皆均匀设置有凸起。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吸汗层与吸收腔和第二无纺布层与吸收腔之间填充有塑脂胶,使得牢固性更好,不易散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布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油脂无纺布。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纺织工业不断发展,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一种无油脂无纺布应运而生,这种无纺布质量更好,用于制作滤芯和卫生护理用品,但是现有的无油脂无纺布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第一,传统的无油脂无纺布不耐高温,不耐火烧,阻燃性差,第二,传统的无油脂无纺布容易断裂,延展性差,拉扯时容易变形,第三,传统的无油脂无纺布在卫生护理用品领域使用时吸水性差,无法吸收臭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油脂无纺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油脂无纺布,包括凸起、无纺布主体、第一无纺布层、第一吸汗层和第二吸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主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吸收腔,且吸收腔的内部均设置有吸水棉,所述吸收腔之间均匀设置有导水孔,且导水孔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活性炭层,所述无纺布主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吸汗层,且第一吸汗层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聚酯格网,所述第一聚酯格网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无纺布层,且第一无纺布层与第一聚酯格网之间设置有第一淋膜层,所述无纺布主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吸汗层,且第二吸汗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聚酯格网,所述第二聚酯格网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无纺布层,且第二无纺布层与第二聚酯格网之间设置有第二淋膜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顶端和第二无纺布层的底端皆均匀设置有凸起。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汗层和第二吸汗层的内部均设置有活性炭颗粒。
优选的,所述无纺布主体的顶端和顶端均设置有阻燃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的厚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汗层与吸收腔和第二吸汗层与吸收腔之间均通过塑脂胶粘接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无油脂无纺布通过在无纺布主体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阻燃层,增加无纺布主体的耐热性和阻燃能力,增加安全性,通过安装在第一无纺布层的顶端和第二无纺布层的底端皆均匀设置有凸起,增加与肌肤接触面的舒适度、吸汗性和透气性,通过在第一吸汗层与吸收腔和第二无纺布层与吸收腔之间填充有塑脂胶,使得牢固性更好,不易散开,通过在无纺布主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吸收腔,且吸收腔的内部均设置有吸水棉,增加存水性和吸水能力,通过在吸收腔之间均匀设置有导水孔,且导水孔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活性炭层,去除臭味和杂质,使得使用后臭味不会发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凸起;2-阻燃层;3-无纺布主体;4-第一无纺布层;5-第一淋膜层;6-第一聚酯格网;7-第一吸汗层;8-导水孔;9-第二无纺布层;10-活性炭层;11-第二吸汗层;12-吸收腔;13-第二聚酯格网;14-吸水棉;15-第二淋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用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用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06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