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功率电阻的接触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39128.3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8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段少波;韦张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18 | 分类号: | H01H50/18;H01H50/02;H01H50/12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胡思棉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6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上壳体 电阻 静触点 下壳体 接触器结构 绝缘外壳体 动铁心 接线柱 成功率 电磁铁 本实用新型 电磁铁磁力 电阻连接 间隔设置 连接电缆 向上位移 输出端 输入端 包覆 减小 外周 下壳 连通 体内 输出 | ||
一种集成功率电阻的接触器结构,包括绝缘下壳体及绝缘上壳体,在所述绝缘下壳体内设置有电磁铁、动铁心及动触头,在所述绝缘上壳体上间隔设置有两个静触点及对应的接线柱作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动铁心在电磁铁磁力作用下带动动触头向上位移时,可连通两个所述静触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下壳体及绝缘上壳体的外周包覆有绝缘外壳体;在所述绝缘外壳体与所述绝缘下壳体之间设置有电阻,所述电阻的一端与作为输出端的所述静触点的接线柱连接,其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绝缘上壳体上的电阻连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减小了安装体积,减少了连接电缆,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领域,具体属于电力、电动汽车等用的接触器的结构,交直流均适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动汽车的充电时,在主回路充电前,先进行预充电,电路图参看图1。预充电时,预充回路接触器K2先闭合,电流经过预充接触器和预充电阻R1给电池包充电,预充十几秒后,主回路接触器K1闭合,预充接触器断开,完成预充。预充接触器一般额定电流30A左右,预充电阻一般100W左右,实际预充回路工作电流10A左右,工作时间10S左右。目前应用于电动车预充回路的电阻主要起到限流作用,在预充时将电流限制在10A左右,工作时间较短,约为10S左右。预充电阻R1结构参看图2,在电阻导体103的外周包覆有绝缘填充物102,在绝缘填充物的外周包覆有散热材料101,一般散热材料材质为金属或陶瓷。绝缘填充物作用是隔绝电阻丝与散热材料接触。预充电阻的工作原理是电流通过电阻导体,电阻导体发热,热量通过散热材料散发。
目前应用于电动车预充回路的接触器一般为双断点接触器结构。接触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控制开关元件,利用电磁铁与动铁心(衔铁)间产生的吸力作用来控制主回路开关状态的控制器件,可以实现小电流低电压回路隔离控制大电流高电压回路。现有双断点接触器典型结构参看图3,输入端静触点及接线柱201及输出端静触点及接线柱202与绝缘上壳体203组成顶盖组合体。动铁心205及动触头204组成一个整体,装入电磁铁腔体206中,电磁铁腔体设置在绝缘下壳体207中。其动作原理:吸合时,动铁心与动触头组合体在电磁铁作用下向上运动,将动触点与顶盖组合体上的两个静触点接合,输入输出端电路导通。断开时,动铁心与动触头组合体在电磁铁作用下向下运动,将动触点与顶盖组合体上的两个静触点分离,预充电回路输入输出端电路断开。
目前预充回路接触器加功率电阻的组合存在一下缺陷:预充接触器和预充电阻分别为独立器件,占用配电箱内大量空间;预充接触器和预充电阻需要用专门的铜母线或线缆连接,操作麻烦;预充接触器和预充电阻及连接线缆总成本较高;预充电阻的电阻丝在电阻的中心部位,散热较慢;预充回路器件和节点多,可靠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触器与功率电阻组合在一起的接触器结构,该结构体积小,成本低,且散热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功率电阻的接触器结构,包括绝缘下壳体及绝缘上壳体,在所述绝缘下壳体内设置有电磁铁、动铁心及动触头,在所述绝缘上壳体上间隔设置有两个静触点及对应的接线柱作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动铁心在电磁铁磁力作用下带动动触头向上位移时,可连通两个所述静触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下壳体及绝缘上壳体的外周包覆有绝缘外壳体;在所述绝缘外壳体与所述绝缘下壳体之间设置有电阻,所述电阻的一端与作为输出端的所述静触点的接线柱连接,其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绝缘上壳体上的电阻连接端连接。
所述电阻缠绕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体的外侧周壁上。
所述电阻缠绕设置于所述绝缘下壳体的底部下方,其两端分别沿所述绝缘下壳体的外侧周壁向上与作为输出端的所述静触点的接线柱和所述电阻连接端连接。
两所述静触点的接线柱与所述电阻连接端间分别设置有绝缘隔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中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91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