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水机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38954.6 | 申请日: | 2018-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4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海;刘涛;金勇超;梁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汇纳米技术(常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F25B1/047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王彩君 |
| 地址: | 213135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水装置 节流 过滤机构 立架 冷水机组 本实用新型 可移动孔板 中心位置处 水流通过 伺服电机 位置调节 移动位置 主流通孔 转动盘 弹簧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水机组,包括装置立架、过滤机构和节流调节进水装置,过滤机构位于装置立架正上方中心位置处,过滤机构与装置立架固定连接,节流调节进水装置位于装置立架正上方一侧,节流调节进水装置与过滤机构固定连接,利用设置的伺服电机与转动盘的配合实现对于节流调节进水装置的位置调节,使节流调节进水装置内部的可移动孔板通过弹簧的调节移动位置,控制水流通过主流通孔的流量,达到节流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水机组。
背景技术
冷水机组是公司进行大规模生产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重要机组,它主要调节生产线和空调中冷冻水的温度。目前的冷水机组是用几台冷水机分别对不同的设备供给冷冻水。例如分别用两台冷水机向多台空调和生产线输送冷冻水,由于季节更替所导致的外界环境与温度如何变化冷水机都必须始终工作。这就造成冷水机组在进行冷水输送时造成水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水机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水机组,包括装置立架、过滤机构和节流调节进水装置,所述过滤机构位于装置立架正上方中心位置处,所述过滤机构与装置立架固定连接,所述节流调节进水装置位于装置立架正上方一侧,所述节流调节进水装置与过滤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装置立架上方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装置立架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外端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与伺服电机外顶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盘上顶端与过滤机构焊接固定,所述过滤机构下底面位置处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与过滤机构内部相连通,所述转动盘上顶端一侧与节流调节进水装置焊接固定,所述转动盘上顶端另一侧设置有螺杆式压缩机,所述螺杆式压缩机与转动盘上顶端另一侧焊接固定,所述节流调节进水装置外端面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另一顶端固定连接有循环型蒸发器,所述循环型蒸发器位于装置立架一侧,所述装置立架另一侧壁位置处设置有蒸汽冷凝器,所述节流调节进水装置内部上下两顶端横向设置有固定孔板,所述固定孔板两侧边位置处设置有供液管,所述供液管共有两组,所述供液管两侧固定连接有可移动孔板,所述可移动孔板与固定孔板之间设置有主流通孔,所述节流调节进水装置中心位置处竖向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与可移动孔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机构内部上顶端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下底端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与导流槽之间连通,所述螺杆外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过滤机构内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分子筛,所述分子筛下底端设置有过滤金属网,所述过滤金属网两侧端与过滤机构内壁螺钉连接,所述过滤机构内底端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过滤机构下底端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下底端与输水管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循环型蒸发器与蒸汽冷凝器之间通过输水管相连通,所述螺杆式压缩机通过输水管与蒸汽冷凝器相连通,所述节流调节进水装置通过输水管与过滤机构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装置立架内端中心设置有压阻式液压检测器,所述压阻式液压检测器与节流调节进水装置内部联动,所述节流调节进水装置与螺杆式压缩机处于同一轴线。
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上顶端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上顶端与水泵连通。
优选的,所述螺杆外端面设置有若干出水孔,所述每个出水孔处于每两组螺旋叶片之间。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过滤层内部填充有活性炭,所述活性炭过滤层与过滤金属网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外端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螺栓,所述过滤机构通过螺栓分割成上下两部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设置的伺服电机与转动盘的配合实现对于节流调节进水装置的位置调节,使节流调节进水装置内部的可移动孔板通过弹簧的调节移动位置,控制水流通过主流通孔的流量,达到节流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汇纳米技术(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科汇纳米技术(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89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规模集中循环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温熔盐蓄热罐基础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