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热发电站熔盐储热罐基础的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36151.7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4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辉;傅国定;贺广零;张玮;梁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2 | 分类号: | B65D90/02;B65D90/12;B65D9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地址: | 1001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管 进水管 本实用新型 冷却水管 散热结构 用户用水 储热罐 发电站 光热 熔盐 冷却水降温装置 基础混凝土 水冷却系统 操作过程 降温冷却 系统安全 侧出口 侧入口 废热 复数 可控 预埋 节约 能源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为光热发电站熔盐储热罐基础的散热结构,包含基础底部预埋的复数根冷却水管,每根冷却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冷却水降温装置,出水管还连接用户用水侧入口,用户用水侧出口连接进水管,本实用新型选用水冷却系统,可精确的按照基础混凝土要求的安全温度对基础进行降温冷却,操作过程简单,系统安全可控,同时对废热进行合理利用,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光热发电领域,对光热发电项目储热罐基础的散热提供新的技术思路以及对废热进行回收利用。
背景技术
在光热发电中,为了延长电站的发电时间或者增大发电容量,一般会设储热系统。储能系统在没有太阳辐射或集热场不能收集能量期间,向系统输送所需能量以满足系统连续运行。储能系统一般由熔盐储热罐及其附属设备组成。以100M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为例,储能系统通常设置2×50%储热装置并联,共2台热熔盐储罐,2台冷熔盐储罐,1套油盐换热器装置等。其中冷熔盐储罐:直径42.5m,高度18.67m,容积19900m3,材质Q345R;热熔盐储罐:直径43.5m,高度18.78m,容积20900m3,材质Q345R。太阳能储热过程(槽式):从镜场来的高温导热油(391℃)进入储热岛界区后分为两路分别接至2列油盐换热器装置。高温导热油进入油盐换热器与熔盐换热,将冷熔盐罐系统来的289℃低温熔盐加热至387℃后送热熔盐储罐系统。储热释能发电过程:低温导热油通过油盐换热器与从高温熔盐储罐系统来的高温熔盐(387℃)换热后,送出储热岛,参与发电循环。换热后的低温熔盐(289℃)送至冷熔盐罐系统。在熔盐管道内熔盐温度低于260℃时,电伴热自启动,保证熔盐温度不低于凝固点。
由此可见熔盐储热罐罐体温度很高。罐体基础是由C30钢筋混凝土组成,温度太高对钢筋混凝土会带来很大损伤,尽管罐体与基础之间设置了保温层,但罐体基础仍然有可能承受高温作用,从而混凝土基础甚至整个储热系统都会有潜在的危险。为了保险起见,基础一般做通风降温措施。目前的做法是在下部基础内预埋DN100的钢管,钢管间距约为500~750mm,伸出地面部分设通风孔,通过钢管内空气受热后自然对流进行降温通风。
但此种通风降温措施也有十分明显的缺陷:由于基础直径比较大,在基础下部设计通风很难做全面通风只能做到局部通风,这样会使整个基础冷热不均,从而影响基础的使用寿命。另外,光热项目多在西北地区,此地区为多风沙地区,自然通风管道容易积尘,通风管道易被堵,进而影响通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光热发电站熔盐储热罐基础的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一种光热发电站熔盐储热罐基础的散热结构,在熔盐储热罐基础底部预埋盘管,其与冷却水降温装置连接。
所述盘管包含预埋于基础底部的复数根冷却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每根冷却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
所述冷却水降温装置为闭式冷却塔,其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连接。
所述复数根冷却水管相互平行设置。
相邻冷却水管的间距为1000mm。
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呈弧形或环状或直线形设置。
所述冷却水管为DN25管径的钢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为DN80管径的钢管。
所述出水管还连接用户用水侧入口,用户用水侧出口连接进水管,其连接管路上设置膨胀水箱。
闭式冷却塔出水口管路和用户用水侧出口管路上设置电子水处理仪。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61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取液的液体原料存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石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