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监测河床淤积量的机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35530.4 | 申请日: | 2018-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7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达;董敏;王吉勇;谢敏;张舒羽;单海涛;徐浩;廖铭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三江河道管理局 |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G01B21/08;G01S19/3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陈晓平;严勇刚 |
| 地址: | 31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河床淤积 本实用新型 机械装置 监测 步进电机装置 水利工程领域 传感器装置 采集终端 测验程序 电源装置 工作效率 探测装置 通信装置 布设 电缆 测量 | ||
本实用新型一种监测河床淤积量的机械装置,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包括:电源装置、通信装置、采集终端、GPS、电缆、机械探测装置、步进电机装置、传感器装置以及测船。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1、布设简单易行,方便工作者使用、提高工作效率;2、施测频率高、测验程序简单、测量历时短,可实现自动、实时的河床淤积量的监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测河床淤积量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机械方法监测河床淤积量的装置,属于水利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水文监测中,一般采用断面法、地形法和混合法获取河床、水库的水下断面或地形特征,并通过重复性的断面或地形测量,得到河床、水库的淤积量。对于河床不稳定的水文站,一般在每年汛前和汛后施测一次大断面,同时在每次测流时施测水深;对于多沙河段的大型水库和重要的中型水库,一般在每年汛前、汛中、汛后共安排3次淤积测验。但是,对于多沙河段,冲淤时程变化复杂、空间变异性高,现有的方法施测频率低、测验程序复杂、测量历时长,水文站布设也不够密集,无法对河床、水库淤积量进行全面、自动、实时的监测。
因此,需要一种安装简单,能够自动监测并实时传输河床淤积量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测河床淤积量的机械装置,以实现自动监测并实时传输河床淤积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监测河床淤积量的机械装置包括:电源装置、通信装置、采集终端、 GPS、电缆、机械探测装置、步进电机装置、传感器装置以及测船。
上述的机械探测装置包括:滑轮、滑轮固定装置、卷筒、弹簧、重物以及钢丝绳。
上述的步进电机装置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控制器。
上述的传感器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以及水下电缆。
上述的测船包括船体、船锚。
这里将河道纵断面简化为水体层、淤积层两层。
所述的船体搭载电源装置、通信装置、采集终端、GPS、电缆、机械探测装置、步进电机装置以及传感器装置,并通过船锚锚在河床上,以保证测船作为长期河道淤积监测站点的位置的稳定性。
所述的电源装置通过电缆连接通信装置、采集终端、GPS以及步进电机装置,为其提供电量来源。
所述的采集终端每日8时与20时指示步进电机控制器监测水深,步进电机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带动卷筒卷动,从而将钢丝绳逐渐释放。钢丝绳在滑轮装置的带动下使重物从初始原点逐渐下降,当重物下降至河床,即重物触底的一瞬间,底面压力剧增。这种压力变化被压力传感器捕捉,并通过信号处理单元传至步进电机控制器。步进电机控制器收到信号后随即控制步进电机停止工作,同时将步进电机的位移信息传至采集终端。采集终端确定接收到数据后,指示步进电机控制器将机械探测装置恢复至原始位置。GPS实时监测测船的高程信息并传给采集终端。采集终端将监测的测船高程信息与步进电机位移信息编程计算、处理并存储成泥沙淤积高程信息,每隔24h通过通信装置传输给服务器终端。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效益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机械方法监测河床淤积量的装置;
2、本装置布设简单易行,可方便工作者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3、本装置施测频率高、测验程序简单、测量历时短,可实现自动、实时的河床淤积量的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三江河道管理局,未经宁波市三江河道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55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米器
- 下一篇:建筑物裂缝实时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