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液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34485.0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4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夏军;彭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台群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10 | 分类号: | B23Q11/10;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6 | 代理人: | 隆毅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腔 出水口 分离通道 连通 冷却液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 重力方向 机床 冷却液循环 出油口 冷却液 油类 出油 渗出 液面 流出 隔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冷却液收集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液腔、第二液腔、分离通道、出水口以及出油,第一液腔用于接收机床内部流出的冷却液;第二液腔设置在第一液腔内部,并且第一液腔中的液面与第二液腔中的液面相隔离;分离通道分别与第一液腔和第二液腔连通,出水口与第二液腔连通,且出水口在重力方向上高于分离通道;出油口与第一液腔连通,且在重力方向上高于出水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却液循环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机床内部的油类渗出混合且不能及时分离还需经常更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液收集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作为制造业的母机,可用于加工各类高精度的工件,在数控加工的时候一般会使用冷却液用于对加工工件以及刀具降温处理。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切削屑混入冷却液中,虽然现有机床冷却液水箱通常是自带过滤功能,但冷却液循环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机床内部的油类渗出混合且不能及时分离因此还需经常更换冷却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冷却液收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液循环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机床内部的油类渗出混合且不能及时分离因此还需经常更换冷却液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冷却液收集装置,该冷却液收集装置包括第一液腔、第二液腔、分离通道、出水口及出油口;其中,所述第一液腔用于接收机床内部流出的冷却液;所述第二液腔设置在所述第一液腔内部,并且所述第一液腔中的液面与所述第二液腔中的液面相隔离;所述分离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液腔和第二液腔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液腔连通,且所述出水口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分离通道;所述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液腔连通,且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出水口。
优选地,冷却液收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液腔外壁上并与所述出油口对接的油盒,所述第一液腔外壁上还设置有向外伸出、用于承放所述油盒的承接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液腔内部还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输出口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水口处还设置有输水管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液腔呈方形设置,所述第二液腔包括相互连接的两隔板,两所述隔板未相连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液腔相邻的两侧面连接以合围成所述第二液腔。
优选地,所述冷却液收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液腔底部并向第一液腔内部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安装滚轮,所述第一液腔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撑所述冷却液收集装置的支撑脚。
优选地,所述分离通道处还设置有过滤冷却液中切削屑的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第一液腔的底部从边缘向中间凹陷设置,在所述第一液腔底部的最低处还设置有切削屑出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第一液腔、第二液腔、分离通道、出水口和出油口的冷却液收集装置,可通过分离通道将第一液腔内部的冷却液中的油类分离,使油类聚集在第一液腔的液面上部并通过出油口流出,纯净的冷却液则进入第二液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却液循环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机床内部的油类渗出混合且不能及时分离因此还需经常更换冷却液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冷却液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冷却液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台群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台群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44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