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制测斜管护筒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34390.9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3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徐硕;倪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1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筒 本实用新型 测斜管 金属制 测斜 管护 护盖 凸棱 配合 凸块侧壁 外壁凹槽 建筑用 内壁 筒口 凸块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金属制测斜管护筒,包括护筒和护盖,所述护筒内壁设置有和测斜管外壁凹槽配合的凸棱;所述护盖底部设置有和护筒筒口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侧壁设置有和凸棱配合的凹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的能够实现对建筑用测斜管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制测斜管护筒。
背景技术
在地铁施工或者是深基坑工程中,常常采用围护桩支护形式,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进行,常常在围护桩施工过程中在桩身钢筋笼内预放测斜管以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深层土体位移,但由于现场施工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以及施工现场机械的不规范操作,常常会使得裸露在施工现场的测斜管遭到破坏或者管内堆积石子等杂物,为后续测斜管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操作的能够实现对建筑用测斜管进行保护的金属制测斜管护筒。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制测斜管护筒,包括护筒和护盖,所述护筒内壁设置有和测斜管外壁凹槽配合的凸棱;所述护盖底部设置有和护筒筒口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侧壁设置有和凸棱配合的凹槽。
进一步的,凸块内设置有GPS定位器。
进一步的,所述护筒侧壁开设有若干螺丝孔。
进一步的,所述螺丝孔设置有四列,均布在护筒周侧。
进一步的,所述护筒外壁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装置简单,可重复使用;
2、可有效防止杂物落入测斜管内而不利于后续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同时金属护筒的存在增大了测斜管的抗弯刚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抵抗现场机械的无意破坏;
3、当现场堆土过快而导致测斜管被掩埋难以发现时,内嵌的GPS可帮助监测人员迅速确定测斜管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凸棱;2、螺丝;3、螺丝孔;4、护筒;5、把手;6、底板;7、护盖;8、凸块;9、GPS定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金属制测斜管护筒,如图1和2所示,包括护筒4和护盖7,所述护筒4内壁设置有和测斜管外壁凹槽配合的凸棱1;所述护盖7底部设置有和护筒4筒口配合的凸块8,凸块8内设置有GPS定位器9。所述凸块8侧壁设置有和凸棱1配合的凹槽。
护筒4侧壁开设有若干螺丝2孔。螺丝2孔设置有四列,均布在护筒4周侧。护筒4外壁设置有把手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建筑用测斜管的保护。在使用中,为防止本实用新型与桩顶混凝土表面粘结在一起不方便后续的重复使用,当围护桩的钢筋笼中的测斜管安放到位后,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初凝强度后再使用本实用新型。操作人员将本实用新型调整好角度,使护筒4内壁的凸棱1刚好对准测斜管外壁的凹槽,并缓慢下降本实用新型,直至底板6与桩顶混凝土接触。操作人员利用螺丝2起将螺丝2拧入护筒4并穿过测斜管,使得测斜管与护筒4紧密连接,螺丝2穿过测斜管的长度宜在5mm~10mm,安装完成后合上护盖7。当现场堆土过快而导致测斜管被掩埋难以发现时,内嵌的GPS可帮助监测人员迅速确定测斜管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43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下桩基混凝土超灌监测装置
- 下一篇:桥梁钻孔桩渣样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