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晾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33417.2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5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新达;邱兵海;郭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57/12 | 分类号: | D06F5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 |
地址: | 52842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板组件 电动晾衣机 动力模块 动力组件 外壳模块 支撑模块 连接板 衣杆 座体 两侧板 整体式 本实用新型 对接连接 相对设置 整体模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晾衣机,其包括外壳模块、动力模块及衣杆支撑模块。外壳模块包括外壳,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板,外壳为两侧板分别相对应的两端对接连接形成。动力模块安装于外壳中,其包括座体、动力组件、安装板组件及连接板,动力组件、安装板组件及连接板均集成地固定安装于座体上形成整体式动力模块;衣杆支撑模块固定安装于安装板组件上。通过将动力组件、安装板组件及连接板均集成地固定安装于座体上形成整体式动力模块安装于外壳模块中,并将衣杆支撑模块固定安装于安装板组件上,从而实现电动晾衣机整体模块化安装,使得电动晾衣机安装快捷、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晾衣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晾衣机。
背景技术
因电动晾衣机具有可升降的衣杆支撑组件,因此可满足人们晾晒衣物时的实时高度需求,使得人们在使用电动晾衣机晾晒衣物时操作灵活简便,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现有的电动晾衣机包括的结构组件有:外壳、升降装置、动力组件、升降机构、衣杆支撑板以及伸缩架,但是由于上述结构组件是相互独立的,且各结构组件还包括构成各结构组件的零部件,例如,动力组件包括电机、传动机构、绕线装置及控制组件,又如用于拼接外壳的上壳、下壳及端盖板,因此组成上述结构组件的零部件不仅种类繁多,且组装时还需要较多不同规格的锁紧螺钉进行固定。由此可见,当安装电动晾衣机时,则需先将各零部件一一组装成各结构组件,再将各结构组件以一定的布局模式进行安装,因此,安装过程不仅繁琐,且零部件容易丢失,导致安装过程缓慢不顺,进一步影响安装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安装快捷简便的模块化的电动晾衣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晾衣机,包括:整体式的外壳模块、动力模块及整体式的衣杆支撑模块;所述外壳模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板,所述外壳为所述两侧板分别相对应的两端对接连接形成;所述动力模块安装于所述外壳中,所述动力模块包括座体、动力组件、安装板组件及连接板,所述动力组件、所述安装板组件及所述连接板均集成地固定安装于所述座体上形成整体式动力模块;所述衣杆支撑模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组件上。
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座体呈长方形,所述安装板组件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座体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座体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两所述安装板组件与两所述连接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动力组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于所述座体的底面上;所述安装板组件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座体顶面上,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壁上。
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组件、所述安装板组件及所述连接板均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座体上。
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组件具有一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组件上。
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侧板分别为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两端分别弯折延伸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分别弯折延伸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接连接。
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对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对接面,所述第一对接面与所述第二对接面贴合。
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开设有插槽,所述连接件插入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插槽中,并通过紧固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34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