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32276.2 | 申请日: | 2018-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6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 发明(设计)人: | 曹健荣;王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诺杰亿(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智兴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5 | 代理人: | 刘宝山;韩龙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镜 光学检测装置 安装底板 本实用新型 毛细管组件 光谱仪 聚焦透镜 套筒透镜 荧光光束 激光器 滤光片 毛细管 物镜 设备小型化 安装空间 边缘位置 调整光路 反射作用 激发光束 检测分析 集成性 检测 荧光 照射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检测装置,其中,该光学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底板,安装底板的边缘位置处顺次设置有激光器、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聚焦透镜、毛细管组件、检测物镜和第三反射镜,激光器产生的激发光束经过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和聚焦透镜后对毛细管组件中的毛细管进行照射,以产生荧光;安装底板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滤光片、套筒透镜和光谱仪,检测物镜收集毛细管中产生的荧光光束,荧光光束经过第三反射镜、滤光片和套筒透镜后进入光谱仪中,以进行检测分析。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检测装置通过对各组件的位置关系进行合理的布局,并充分利用反射镜的反射作用来调整光路,节约了安装空间,增加了装置的集成性,实现了设备小型化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化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作为现今一种主要的分析技术,凭借其高效、灵敏、快速、设备简单、适用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它是一类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新型液相分离技术。毛细管电泳实际上包含电泳、色谱及其交叉内容,它使分析化学得以从微升水平进入纳升水平,并使单细胞分析,乃至单分子分析成为可能。
目前大都是将毛细管电泳技术与荧光标记分析技术相结合,对检测样品中所含的待检物质进行检测。具体来说,是在生物分子上标记荧光染料,生物分子在毛细管中移动的过程中,荧光染料受到光源激发产生荧光,探测器接收所产生的荧光,分析所接收的荧光来检测毛细管中样品中生物分子的种类或含量。
随着基因诊断、转基因食品检测、个性化医疗等的快速发展,现在的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中的光学检测装置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当今生物技术的各项需要,尤其是小型化、集成化、便捷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光学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检测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光学检测装置,其中,包括安装底板,安装底板的边缘位置处顺次设置有激光器、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聚焦透镜、毛细管组件、检测物镜和第三反射镜,激光器产生的激发光束经过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和聚焦透镜后对毛细管组件中的毛细管进行照射,以产生荧光;安装底板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滤光片、套筒透镜和光谱仪,检测物镜收集毛细管中产生的荧光光束,荧光光束经过第三反射镜、滤光片和套筒透镜后进入光谱仪中,以进行检测分析。
进一步,激光器、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聚焦透镜、毛细管组件、检测物镜和第三反射镜环绕设置在滤光片、套筒透镜和光谱仪的外侧。
进一步,激光器沿安装底板的第一长边侧延伸设置,安装底板上靠近激光器的发射端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反射镜,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与激光器发出的激发光束之间形成有第一反射夹角,第一反射夹角可使激发光束通过第一反射镜反射到第二反射镜上。
进一步,第一反射镜设置在安装底板的第一长边侧和第一短边侧的交界处,第二反射镜设置在安装底板的第一短边侧和第二长边侧的交界处,第一反射镜反射出的一次反射光束与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之间形成有第二反射夹角,第二反射夹角可使一次反射光束通过第二反射镜反射到聚焦透镜上。
进一步,第一反射夹角和第二反射夹角为45°。
进一步,聚焦透镜和毛细管组件设置在安装底板的第二长边侧,聚焦透镜位于第二反射镜和毛细管组件之间。
进一步,检测物镜与毛细管上的光学检测窗口正对设置,以收集光学检测窗口处发出的荧光光束,第三反射镜设置在检测物镜的光线出口处,第三反射镜的反射面与检测物镜发出的荧光光束之间形成有第三反射夹角,第三反射夹角可使荧光光束通过第三反射镜反射到滤光片和套筒透镜上。
进一步,第三反射夹角为45°。
进一步,套筒透镜的光线入口处设置有滤光片,光线出口与光谱仪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诺杰亿(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德诺杰亿(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2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早期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仪
- 下一篇:能够快速测定污水中氨氮的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