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高泥沙水源的景观灌溉用水防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31371.0 | 申请日: | 2018-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7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樊蓓莉;陈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A01G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孙巍 |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斜管沉降池 泥沙 灌溉管道 絮凝分离 水源 本实用新型 防堵系统 灌溉主管 灌溉用水 配水池 支管 蓄水池 喷头 分离系统 水流方向 依次连通 上向流 投料口 陀螺形 絮凝剂 扬水泵 景观 分级 粒径 水沙 拦截 河水 垃圾 | ||
1.利用高泥沙水源的景观灌溉用水防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设置的初沉蓄水池(1)、絮凝分离池(2)、斜管沉降池(3)、配水池(4),还包括设置在灌溉主管分入支管处的拦沙室(7),所述初沉蓄水池(1)包括分别设置在池体两个相对面上部的进水口(11)与出水口(12)、设置在所述出水口(12)处的水泵(13)以及间隔隔断设置在池体内部的石笼过滤墙(14),所述初沉蓄水池(1)与絮凝分离池(2)之间设有投加絮凝剂的投料口(5),所述絮凝分离池(2)整体为陀螺形,所述絮凝分离池(2)包括上端设有第一溢水管(21)的圆柱形结构(22)以及下端设有第一排泥管(24)的圆锥形结构(23),所述第一溢水管(21)与所述斜管沉降池(3)相连通,所述斜管沉降池(3)为上向流斜管沉降池,水流在经过所述斜管沉降池(3)后进入配水池(4),再由扬水泵(6)输送到灌溉主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用水防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蓄水池(1)为长方体蓄水池,深度在0.8~1.2m,宽度在1.5~3m;所述初沉蓄水池(1)的长边距进水口(11)每间隔1m设置至少三排石笼过滤墙(14),所述石笼过滤墙(14)厚度为20~40cm,高度高于池深,所述石笼过滤墙(14)的石笼内填充碎石,所述碎石的粒径沿进水方向由前到后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用水防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口(5)内投加2%~5%质量浓度的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溶液,所述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溶液投放速度根据来水流量/流速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溉用水防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蓄水池(1)的长边距进水口(11)每间隔1m设置三排石笼过滤墙(14),且沿进水方向,三排石笼过滤墙(14)中碎石的粒径分别为15~10cm、5~10cm和3~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用水防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分离池(2)的直径为80cm,圆柱形结构(22)高度为80cm,圆锥形结构(23)外壁与轴线的夹角为20°;所述第一排泥管(24)的直径为10cm,所述第一溢水管(21)的直径20cm,所述第一溢水管(21)上部高出圆柱形结构(22)上端20cm,所述第一溢水管(21)下端与所述圆柱形结构(22)深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用水防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降池(3)包括设置在池底的锯齿形集泥斗(31)、设置在所述集泥斗(31)底部的第二排泥管(32)、设置在池内的斜管(33)以及设置在池上部的集水多孔管(34),所述集水多孔管(34)末端通过第二溢水管(35)与所述配水池(4)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用水防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蓄水池(1)、絮凝分离池(2)、斜管沉降池(3)、配水池(4)之间由管径为15~20cm的水管相连通,所述配水池(4)为深120cm、直径50cm的柱状池,所述配水池(4)的上部设有扬水泵(6),所述扬水泵(6)将配水池(4)内的水输送到灌溉主管(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用水防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沙室(7)的两对侧面上分别设有主管入水口(71)与主管出水口(72),所述拦沙室(7)其他侧面上设有支管进水口(73),所述支管进水口(73)处设有静电复合纤维过滤网(75),所述拦沙室(7)的顶面上设有观察口(7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灌溉用水防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沙室(7)为长×宽×高为50×30×30cm的箱体;所述主管入水口(71)、主管出水口(72)设置在箱体前后面中心位置,直径为20cm;所述支管进水口(73)设置在箱体侧面底部居中位置,直径为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13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裂反排液的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涂层膜气浮一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