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急拉断阀复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31272.2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1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程曦;王延昌;李志国;冯杰;黄明基;杨帅;吴俊成;党金涛;孙新桐;余超;邱冬;杨志彤;田玉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40 | 分类号: | F16K1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文小莉;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断阀 复位装置 复位 断开 本实用新型 拉动组件 锁紧圆盘 固定座 工作成本 工作效率 可拆卸的 可拉动 拉断 移动 液化气 费力 装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急拉断阀复位装置,用于将断开的紧急拉断阀进行复位,所述紧急拉断阀复位装置包括:在所述紧急拉断阀上可拆卸的固定座以及设在所述固定座上且可拉动所述紧急拉断阀的锁紧圆盘移动的拉动组件,所述拉动组件用于在所述紧急拉断阀断开时拉动所述锁紧圆盘移动,以使断开的所述紧急拉断阀复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紧急拉断阀复位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复位拉断状态下的紧急拉断阀费时费力,且易造成紧急拉断阀损坏,致使液化气装车工作效率低下和工作成本上升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急拉断阀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紧急拉断阀广泛应用于液化气装车鹤管,鹤管是石化行业流体装卸过程中的专用设备,又称流体装卸臂,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灵活性及寿命长等特点,但使用鹤管装卸液化气时需要注意的是可能会出现因液化气重量超标造成鹤管断裂的情况,一旦发生断裂可能会引起液化气泄漏,后果十分严重,如何有效的避免因鹤管断裂造成液化气泄漏的事故是石化行业流体装卸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目前,一般使用紧急拉断阀配合鹤管进行液化气的装卸工作,拉断阀的内部由两个对顶的截止阀构成,当鹤管超过了操作系统额定的外力或位移时,紧急拉断阀能够全自动地安全断开使鹤管停止工作,从而避免了液化气泄漏的危险,为液化气装车提供了安全保障。
然而,紧急拉断阀一旦拉断后需要对其进行复位后才能继续工作,紧急拉断阀拉断后原本由于弹簧压缩而保持打开的两个对顶截止阀会迅速关闭,因此在复位时需要克服弹簧力使两个对顶截止阀保持打开,并使锁紧圆盘部分对正和卡紧,在紧急拉断阀复位时需对正锁紧圆盘,一般采取铜棒敲击紧急拉断阀上端的方式使两端卡紧并强制使锁紧圆盘回到原来的位置,这种方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长期使用敲击的方式会极大地缩短紧急拉断阀的使用寿命,每次复位紧急拉断阀的时间过长,效率低下,影响液化气的装车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急拉断阀复位装置,不仅可以实现紧急拉断阀的快速复位而且不使用敲击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紧急拉断阀的使用寿命,无需频繁更换损坏的紧急拉断阀,节约了成本,同时复位过程快捷高效,提高了液化气的装车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紧急拉断阀复位装置,包括:
在所述紧急拉断阀上可拆卸的固定座以及设在所述固定座上且可拉动所述紧急拉断阀的锁紧圆盘移动的拉动组件,所述拉动组件用于在所述紧急拉断阀断开时拉动所述锁紧圆盘移动,以使断开的所述紧急拉断阀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拉动组件包括拉紧件和可驱动所述拉紧件带动所述锁紧圆盘移动的驱动件,所述拉紧件的一端用于卡住所述锁紧圆盘,所述拉紧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驱动件设在所述固定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拉紧件包括拉杆和卡爪,所述卡爪设在所述拉杆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上,所述卡爪用于卡住所述锁紧圆盘,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驱动件设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拉杆带动所述锁紧圆盘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与所述驱动件相连的一端外周设置外螺纹,所述拉杆通过与所述驱动件之间螺纹配合设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驱动件通过螺纹驱动方式驱动所述拉杆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为锁紧螺母,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可供所述锁紧螺母将所述拉杆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安装部,且所述锁紧螺母转动过程中可驱动所述拉杆伸出或缩回。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相连,所述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相连,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拉杆移动以带动所述锁紧圆盘卡在所述紧急拉断阀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为两个半圆环可拆卸连接组成的圆环,且所述圆环可套设在所述紧急拉断阀上。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半圆环的其中一端之间通过铰接方式转动相连,另一端之间通过锁紧螺栓紧固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12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