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30886.9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8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崔永飞;张晓敏;边新刚;田小清;刘岳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水电第十一工程局(郑州)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黄伟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管 碎石层 树池 主干 本实用新型 排水结构 两节 城市道路 人行道 海绵 防涝 城市生态环境 透水土工布 城市排水 复合土工 接合部位 雨水径流 过滤网 下垫面 雨水口 砖砌墙 管端 隔膜 埋设 对称 湿地 雨水 滞留 水资源 植被 净化 上游 土壤 生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包括道路主干、人行道及主体,所述道路主干的两侧对称设有人行道,所述道路主干的表面设有雨水口,厚中砂的下方设有碎石层,树池与碎石层连接处设有砖砌墙,所述碎石层的下方设有复合土工隔膜,按道路坡向,除上游紧邻第一个树池外,其余树池底部埋设两节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管端安装过滤网;两节连通管的接合部位采用透水土工布包裹;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湿地及其他自然下垫面和生态本底对雨水的吸纳、滞留、蓄渗和净化作用,控制雨水径流,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长期以来,城市建设中存在“重地上轻地下”、“重工程手段轻自然方法”的偏向。遇到强降雨,最常见的办法就是通过管道“快速排出”。而海绵城市突破“以排为主”的传统雨水管理理念,以建筑、道路、绿地等为载体,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构建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海绵城市建设将会拉动新一轮城市建设热潮,将会拉动新材料渗透和管材等行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研究的发展,同时带动城市园林产业的建设,并加速推进城市排水系统的升级改造。
现有技术中植被、土壤、湿地及其他自然下垫面和生态本底对雨水的吸纳、滞留、蓄渗和净化作用无法被充分发挥,城市排水防涝能力相对较差,水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提出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包括道路主干、人行道及主体,所述道路主干的两侧对称设有人行道,所述道路主干的表面设有雨水口,雨水口通过暗井与雨水管连通,雨水管与市政雨水管道连接;所述人行道的表面设有树池,主体的第一层设置有植草砖,植草砖的下方设有厚中砂,所述厚中砂的下方设有碎石层,所述树池与碎石层连接处设有砖砌墙,所述碎石层的下方设有复合土工隔膜,且按道路坡向,除上游紧邻第一个树池外,其余树池底部埋设两节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管端安装过滤网,两节连通管的接合部位采用透水土工布包裹;所述雨水口的侧壁设有底部延伸至碎石层内的导排管。
优选的,所述雨水口为双箅雨水口,雨水口的下游设有暗井,所述暗井内设有与市政雨水管道连接的雨水管。
优选的,所述雨水口为多箅雨水口,雨水口的中间设有暗井,所述暗井内设有与市政雨水管道连接的雨水管。
优选的,所述导排管为PP材质,且同一雨水口的导排管呈两排设置,所述雨水管为d300~d600雨水管。
优选的,所述树池与雨水口的位置相互错开设置。
优选的,所述植草砖顶面呈水平高度低于周边人行道顶面1cm设置。
优选的,所述厚中砂的厚度为2cm。
优选的,所述连通管为DN80管,所述连通管避让树穴开挖范围设置,所述连通管的管端伸入碎石层1-1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湿地及其他自然下垫面和生态本底对雨水的吸纳、滞留、蓄渗和净化作用,控制雨水径流,小件径流污染负荷,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促进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水电第十一工程局(郑州)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水电第十一工程局(郑州)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08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