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查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30466.0 | 申请日: | 2018-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0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 发明(设计)人: | 木津卓也;李俊华;何幼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理德机器装置(浙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头部 检查对象 检查夹具 连接构件 基座部 连接板 检查装置 维护作业 地连接 探针 装拆 本实用新型 抵接面 连构件 抵接 支承 贯穿 | ||
一种检查夹具,在检查装置中使用时,有助于减轻维护作业的负荷并提升维护作业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检查夹具包括:夹具头部,该夹具头部具有与检查对象抵接的抵接面;探针,该探针贯穿所述夹具头部,以便与检查对象接触;以及基座部,该基座部从所述夹具头部的与检查对象相反的一侧对所述夹具头部进行支承,在所述基座部的与所述夹具头部相反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构件能装拆地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与所述夹具头部相反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构件能装拆地连接有用于与检查装置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数量多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的数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查夹具,尤其涉及用于对电路基板等检查对象进行电检查的检查夹具。
背景技术
以往,在对小型化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所使用的具有众多焊点的电路基板等检查对象进行短路、断路等电检查时,在检查装置中常常使用具备多根线状探针的检查夹具。
上述检查夹具通常包括:夹具头部,该夹具头部具有与检查对象抵接的抵接面;多个探针,该探针贯穿夹具头部,以便该探针的前端与检查对象接触;基座部,该基座部从夹具头部的与检查对象相反的一侧对夹具头部进行支承;以及连接板,该连接板能装拆地连接于所述基座部的与所述夹具头部相反的一侧,且用于与检查装置连接。
此外,夹具头部通常包括:具有上述抵接面的检查侧支承体;与所述检查侧支承体隔开间隔配置的电极侧支承体;将所述检查侧支承体与所述电极侧支承体连接的连接构件;以及与所述电极侧支承体接触并设置在所述电极侧支承体的同所述连接构件相反的一侧的电极安装部,其中,所述检查侧支承体和所述电极侧支承体通常分别由多个板层叠而成。
在上述检查夹具使用时,通常将其通过螺栓等连接于检查装置。
不过,在上述检查夹具中,夹具头部的相当一部分(例如电极侧支承体)通常是金属制的,夹具头部和基座部整体非常笨重,因此,为了确保连接稳定性,用于将检查夹具与检查装置连接的上述连接板通常是很厚重的金属板,而在实际的维护(例如磨损后的探针的更换)中,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将包括连接板的检查夹具整体从检查装置拆下,这导致维护作业变得非常费力。
因此,在上述检查夹具中,如何减轻维护作业的负荷并提升维护作业的效率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查夹具,在检查装置中使用时,有助于减轻维护作业的负荷并提升维护作业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查夹具,包括:夹具头部,该夹具头部具有与检查对象抵接的抵接面;探针,该探针贯穿所述夹具头部,以便与检查对象接触;以及基座部,该基座部从所述夹具头部的与检查对象相反的一侧对所述夹具头部进行支承,在所述基座部的与所述夹具头部相反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构件能装拆地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与所述夹具头部相反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构件能装拆地连接有用于与检查装置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数量多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的数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检查夹具,在检查夹具安装于检查装置的状态下,当需要对夹具头部进行维护时,通过松开第二连接构件,可以只对夹具头部、基座部和第一连接板这一组合体进行操作,可节省为克服第二连接板的重量而耗费的力气,并且,第二连接构件的数量少于第一连接构件的数量,松开第二连接构件也比较省力,因此,有助于减轻维护作业的负荷并提升维护作业的效率。并且,通过将现有的连接板分成彼此层叠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可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垫片等,藉此,还能方便地调节夹具头部的与检查对象抵接的抵接面的水平度,以提高检查的准确率和检查效率。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检查夹具中,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由螺栓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检查夹具,通过以简单的结构构成第一连接构件,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理德机器装置(浙江)有限公司,未经日本电产理德机器装置(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04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