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丙烯尾气中丙烯与氮气的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30190.6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7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盼世;王瑞栋;杨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方宏业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C01B21/04;C07C11/06;C07C7/1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地址: | 26272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气 负压罐 丙烯 吸附罐 聚丙烯 管线连接 排气管道 出口端 闪蒸釜 真空泵 尾气 回收系统 增压器 聚丙烯生产装置 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 并联连接 氮气回收 管道连通 进料管道 分配管 入口端 气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丙烯尾气中丙烯与氮气的回收系统,属于聚丙烯生产装置产生的聚丙烯尾气的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闪蒸釜,所述闪蒸釜设有进料管道、氮气通入管道和排气管道,所述氮气通入管道与所述闪蒸釜内的氮气分配管连接,所述排气管道通过真空泵I连接有氮气负压罐,所述氮气负压罐通过真空泵II并联连接于两个吸附罐的入口端,所述吸附罐的出口端通过第一管线连接有增压器,所述增压器通过氮气回收管道与所述氮气通入管道连通,所述吸附罐的出口端通过第二管线连接有丙烯负压罐,所述丙烯负压罐通过真空泵III连接气柜,所述吸附罐的出口端通过第三管线连接至所述氮气负压罐,所述排气管道上设有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丙烯生产装置产生的聚丙烯尾气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丙烯尾气中丙烯与氮气的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聚丙烯生产工艺中,聚合反应结束后,需要将聚合釜内剩余的丙烯回收,得到不含丙烯的固体聚丙烯粉料,可将聚合釜内的固体聚丙烯粉料和剩余的丙烯气一起喷料到闪蒸釜,并依靠闪蒸釜与聚丙烯尾气回收系统的气柜之间的压差,将大部分的丙烯气靠自压泄放到气柜进行丙烯回收,回收后闪蒸釜内仍存留大量未反应的丙烯单体(气态丙烯),需要进行闪蒸釜氮气置换操作,就是将完成泄压后的闪蒸釜内以及闪蒸釜内聚丙烯固体粉料颗粒间丙烯单体用氮气置换出来,最终使排出的聚丙烯粉料不含丙烯单体。通常情况下,在闪蒸置换过程中,将丙烯单体用真空泵回收后,再用氮气将残余丙烯稀释后用真空泵抽吸后放空,随着环保要求及标准的提高,排放气中非甲烷总烃含量要求小于200ppm,而目前工艺排放气中非甲烷总烃含量约在5000ppm左右,为达到排放要求,并回收部分氮气和丙烯,需改进现有的尾气回收系统,且目前的回收系统中对丙烯的回收不彻底,导致排出的聚丙烯粉料中仍含有丙烯单体。
实用新型内容
对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丙烯尾气中丙烯与氮气的回收系统,可将聚丙烯粉料中的丙烯单体更好地去除,且通过在常温常压下吸附得到高纯度可循环利用的氮气,在两次负压下脱附,一次负压脱附回收残余氮气,一次负压脱附回收丙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丙烯尾气中丙烯与氮气的回收系统,包括闪蒸釜,所述闪蒸釜设有进料管道、氮气通入管道和排气管道,所述氮气通入管道与所述闪蒸釜内的氮气分配管连接,所述排气管道通过真空泵I连接有氮气负压罐,所述氮气负压罐通过真空泵II并联连接于两个吸附罐的入口端,所述吸附罐的出口端通过第一管线连接有增压器,所述增压器通过氮气回收管道与所述氮气通入管道连通,所述吸附罐的出口端通过第二管线连接有丙烯负压罐,所述丙烯负压罐通过真空泵III连接气柜,所述吸附罐的出口端通过第三管线连接至所述氮气负压罐,所述排气管道上设有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吸附罐内设有吸附剂,所述吸附剂为活性炭。
优选的,所述氮气分配管为环形,水平设置,所述氮气分配管的底面均匀设有出气口。
优选的,所述闪蒸釜底部设有聚丙烯粉料排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通过氮气分配管可均匀地向闪蒸釜内通入氮气,更好地将聚丙烯粉料中夹杂的丙烯单体去除,减少搅拌系统的使用;在常温常压下吸附得到高纯度的氮气,且氮气实现循环利用,在两次负压下脱附,一次负压脱附回收残余氮气,一次负压脱附回收丙烯;通过设置过滤器可将闪蒸釜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去除排出气体中夹杂的聚丙烯粉料,避免聚丙烯粉料进入到后续的吸附过程,影响氮气与丙烯的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聚丙烯尾气中丙烯与氮气的回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氮气分配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方宏业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方宏业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01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化污水提升池用无动力除臭器
- 下一篇:活性炭环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