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节温器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29560.4 | 申请日: | 2018-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5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尹玉龙;陈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王志兴 |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温器座 水腔 小循环 节温器 主水腔 小循环回水口 本实用新型 安装孔 开口 缸盖 发动机冷却 循环水流量 内腔分隔 双层结构 循环系统 连接节 联通 两层 温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节温器座,涉及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领域,包括节温器座,所述节温器座包括小循环回水口、节温器安装孔、主水腔、小循环水腔;所述节温器座的内腔分隔成两层,分别为主水腔和小循环水腔;所述主水腔的一侧开口连接气缸盖,另一侧设有节温器安装孔;所述小循环水腔的一侧开口连接节温器,所述节温器控制所述主水腔与所述小循环水腔是否联通;所述小循环水腔的另一侧设有小循环回水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双层结构设计,扩展了节温器座体积,加大了循环水流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节温器座。
背景技术
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普遍采用节温器控制,节温器的功能是通过与节温器座的配合实现的。现有的节温器座流量小,结构单一,EGR及气泵的高温回水无法参与小循环,不利于发动机的快速升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节温器座流量小,结构单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双层节温器座,包括节温器座(1),所述节温器座(1)包括小循环回水口(11)、节温器安装孔(15)、主水腔(16)、小循环水腔(17);所述节温器座(1)的内腔分隔成两层,分别为主水腔(16)和小循环水腔(17);所述主水腔(16)的一侧开口连接气缸盖(4),另一侧设有节温器安装孔(15),节温器(2)安装在所述节温器安装孔(15)的内侧,大循环回水管(3)安装在所述节温器安装孔(15)的外侧;所述小循环水腔(17)的一侧开口连接所述节温器(2),所述节温器(2)控制所述主水腔(16)与所述小循环水腔(17)是否联通;所述小循环水腔(17)的另一侧设有小循环回水口(11),小循环回水管(5)安装在所述小循环回水口(11)的外侧。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节温器座(1)的外壁上设有EGR及气泵回水口(14),所述EGR及气泵回水口(14)与所述主水腔(16)相通,EGR及气泵的冷却水管连接在所述EGR及气泵回水口(14)的外侧。EGR及气泵的高温回水参与发动机小循环,有效提高发动机的升温速度,保护发动机。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节温器座(1)的外壁上设有水温传感器安装孔(13),所述水温传感器安装孔(13)与所述主水腔(16)相通,所述水温传感器安装孔(13)中装有水温传感器。可以更真实地反应参与循环的发动机冷却水温度。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节温器座(1)的外壁上设有水温传感器固定孔(12),所述节温器座(1)通过连接在所述固定孔(12)内的连接装置固定在所述气缸盖(4)上。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水腔(16)、小循环水腔(17)上下并排设置;所述主水腔(16)的上侧开口连接所述气缸盖(4),所述主水腔(16)的右侧开口设有所述节温器安装孔(15);所述小循环水腔(17)的右侧开口对应所述节温器(2),所述小循环水腔(17)的左侧设有小循环回水口(11)。有效缩短发动机的轴向尺寸,使管路布置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双层结构设计,扩展了节温器座体积,加大了循环水流量;设有EGR及气泵回水接口,使EGR及气泵的高温回水参与发动机小循环,有效提高发动机的升温速度,保护发动机;设有水温传感器,可以更真实地反应参与循环的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节温器座贴合在发动机上,有效缩短发动机的轴向尺寸,使管路布置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层节温器座连接节温器、大循环回水管、气缸盖、小循环回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层节温器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层节温器座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层节温器座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295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