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分子材料汽车双口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26333.6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6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康希;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宜万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4 | 分类号: | B62D25/24;B60L53/16;E05F15/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盒体 充电接口 防水装置 连接臂 盖板 双口 本实用新型 高分子材料 驱动装置 铰接 充电 汽车 控制盖板 使用寿命 充电盒 开口处 翻转 贴合 开口 雨水 防护 体内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分子材料汽车双口充装置,包括充电盒体、盖板与连接臂,所述连接臂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充电盒体上,盖板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连接臂上,充电盒体上设有开口,盖板可完全贴合在开口处,充电盒体上还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控制盖板的翻转,充电盒体的左右两部均安装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外均设置有防水装置,防水装置均安装在充电盒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水装置与充电接口的配合,实现对未充电的充电接口的防护,避免了雨水进入到未充电的充电接口,提高了汽车双口充装置的安全性,并且该结构还具有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双口充电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汽车双口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动汽车相关制造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电动汽车相关行业中,汽车充电盒是一种重要的部件。汽车充电盒大致可分为单口充电盒与多口充电盒。在现有的高分子材料汽车双口充电装置中,充电接口都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当汽车在充电时,充电接口有一个是没有保护的,如果遇到下雨天,雨水很容易滴落至充电接口上,轻则造成短路,严重的更会造成火灾等事故。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高分子材料汽车双口充装置,通过防水装置与充电接口的配合,解决了双口充电装置在充电时,有一个充电接口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问题,具有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分子材料汽车双口充装置,包括充电盒体、盖板与连接臂,所述连接臂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充电盒体上,盖板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连接臂上,充电盒体上设有开口,盖板可完全贴合在开口处,充电盒体上还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控制盖板的翻转,充电盒体的左右两部均安装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外均设置有防水装置,防水装置均安装在充电盒体内。
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充电盒体内,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固定有集线轮,集线轮的外壁上绕接有拉绳,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盖板上。
防水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充电盒体内,支撑架的左右两部均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安装有滑动架,滑动架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把手,支撑架的上部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外壁上固定有收集轮,收集轮的外壁上通过绕接的方式安装有防水布,防水布的下端固定在滑动架上,支撑架的左部安装有一号轴,一号轴的左端固定有转盘,一号轴的右端固定有一号锥齿轮,一号锥齿轮的上方设有二号轴,二号轴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架上,二号轴的下部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二号锥齿轮,二号轴的上部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三号锥齿轮,一号锥齿轮与二号锥齿轮相啮合,三号锥齿轮的上方设有三号轴,三号轴通过轴承连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架上,三号轴的左部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固定有四号锥齿轮,三号锥齿轮与四号锥齿轮相啮合,三号轴的中部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棘轮,四号轴的右部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传动轮,传动轮与收集轮之间安装有皮带,传动轮的上方设有连杆,连杆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架上,连杆的左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棘爪,棘爪与棘轮相配合,连杆上安装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架上。
防水布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缝制的方式设有导向条,导向条安装在滑动槽内。
盖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层。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水装置与充电接口的配合,实现对未充电的充电接口的防护,避免了雨水进入到未充电的充电接口,提高了汽车双口充装置的安全性,并且该结构还具有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高分子材料汽车双口充装置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宜万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宜万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263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地板结构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高分子材料汽车双口充电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