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无烟烧炭窑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23886.6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4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刚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韩国强 |
地址: | 112000 辽宁省铁岭***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炭化室 燃烧室 集气室 木炭 冷凝管 收集室 本实用新型 荒煤气 冷凝室 烧炭窑 冷凝 制备技术领域 燃烧 持续反应 管道连通 环保生产 间隔设置 可燃气体 木炭生产 木炭原料 连通 煤气 点燃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无烟烧炭窑,涉及木炭制备技术领域,解决了木炭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转化率低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炭化室、燃烧室、管道、集气室、冷凝室、冷凝管和收集室;所述炭化室在木炭原料点燃后能够生产木炭并产生荒煤气;所述燃烧室与所述炭化室间隔设置,且利用荒煤气冷凝后的可燃气体成分进行燃烧,为所述炭化室的持续反应提供热量;所述炭化室和所述燃烧室均与所述集气室通过所述管道连通,所述集气室收集所述炭化室产生的荒煤气和所述燃烧室燃烧后的气体;所述冷凝管连通所述集气室、所述冷凝室以及所述收集室;所述收集室能够收集所述冷凝管冷凝后的的气体和液体。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木炭的环保生产,提高了转化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炭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无烟烧炭窑。
背景技术
木炭的生产和使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木材或木质原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或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所残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体燃料。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木炭的应用的也越来越广泛。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建筑、农村园艺、畜牧业、生活燃料等多个领域,木炭在现代生活中需求量大。随着木材资源的日益紧张,逐渐产生了机制木炭技术,机制木炭可以以稻壳、花生壳、棉壳、玉米芯、玉米秆、高粱秆、豆秆、锯末、木屑、刨花等为原料,经机器高温、高压成型后,再送入烧炭窑内炭化而成,炭化一般采用干馏法,即将半成品机制木炭置于烧炭窑中,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分解最终得到木炭。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一般的烧炭窑对环境污染严重,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的荒烟气,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大气环境污染,另一些产物如木焦油、木醋液等渗漏到生产场地周围,对土地造成污染,同时转化率低,制取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无烟烧炭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烧炭窑对环境污染严重,转化率低,制取时间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无烟烧炭窑,包括炭化室、燃烧室、管道、集气室、冷凝室、冷凝管和收集室;所述炭化室在木炭原料点燃后能够生产木炭并产生荒煤气;所述燃烧室与所述炭化室间隔设置,且利用荒煤气冷凝后的可燃气体成分进行燃烧,为所述炭化室的持续反应提供热量;所述炭化室和所述燃烧室均与所述集气室通过所述管道连通,所述集气室收集所述炭化室产生的荒煤气和所述燃烧室燃烧后的气体;所述冷凝管连通所述集气室、所述冷凝室以及所述收集室,所述集气室内的气体通过所述冷凝室进行冷凝;所述收集室能够收集所述冷凝管冷凝后的的气体和液体。
可选地,所述炭化室体积大于所述燃烧室,且所述炭化室的个数少于所述燃烧室。
可选地,所述集气室包括第一集气室和第二集气室,且所述第一集气室对所述炭化室产生的荒煤气进行汇集,所述第二集气室对所述燃烧室燃烧后的气体进行汇集。
可选地,所述多功能无烟烧炭窑还包括二氧化碳收集室,所述二氧化碳收集室与所述冷凝室相邻,所述燃烧室燃烧后的气体进入所述第二集气室后,经所述冷凝管进入二氧化碳收集室,再通过二氧化碳排气管与外部二氧化碳收集装置连接。
可选地,所述收集室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能够排出所述收集室收集的液体。
可选地,所述收集室还设置有集气管道,所述集气管道将冷凝后的荒煤气气体成分导入储气罐,然后所述集气管道再分别与各个所述燃烧室连接。
可选地,所述冷凝室能够装入一定量水,利用水对气体进行冷凝。
可选地,所述冷凝室还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分别向冷凝室排入和排出水。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刚,未经王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238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熄炉防烧裂水封槽
- 下一篇:一种农作物废弃物碳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