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闭口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23051.0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9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银环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毛洪梅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型钢板 横向钢筋 钢梁 闭口型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层 纵向钢筋 组合楼板 钢筋组 圆柱头 栓钉 建筑工程技术 闭合 传统楼板 倒三角形 对称设置 横向间隔 间隔分布 抗震性能 纵向间隔 承载力 短钢筋 卡口槽 两组 下口 力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闭口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压型钢板、混凝土层、圆柱头栓钉、钢筋组以及钢梁;压型钢板铺设于钢梁的上方,压型钢板与钢梁之间通过圆柱头栓钉固定连接,压型钢板设置于混凝土层的下方,压型钢板为闭口型压型钢板,压型钢板的上侧纵向且间隔分布有下口闭合的倒三角形卡口槽,钢筋组包括横向间隔分布的一组横向钢筋、对称设置在横向钢筋两侧且纵向间隔分布的两组纵向钢筋以及对应连接在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之间的连接短钢筋,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传统楼板承载力,以及使得力学、抗震性能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闭口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钢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大量兴起,多高层钢结构建筑以其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地基费用省、占用面积小、工业化程度高、外形美观、绿色环保等系列优点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大型钢结构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商的重视。而在多高层钢结构建筑工程中,楼板系统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以往的工程中,常用的楼板型式有现浇混凝土楼板、预应力混凝上叠合板、双向密肋板,而这些楼板系统却存在者以下几个缺点:1、现浇混凝土楼板:楼板自重大,需进行支模、拆模,施工麻烦,而且模板密封性差,易产生浞浆现象,施工周期长。2、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由于采用是半预制半现浇,运输、堆放不够方便,现场施工布置不够灵活,支座、板件搭接处等部位现场处理比较麻烦。3、双向密肋板:对模板要求较高,施工麻烦,受力复杂,易产生薄弱部位。
基于以上状况,近年来,在多、高层钢结构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楼面施工时,普遍采用压型钢板做底模板,因此开发一种可以提高传统楼板承载力,以及使得力学、抗震性能更好的闭口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便变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闭口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可以提高传统楼板承载力,以及使得力学、抗震性能更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闭口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包括压型钢板、混凝土层、圆柱头栓钉、钢筋组以及钢梁;压型钢板铺设于钢梁的上方,压型钢板与钢梁之间通过圆柱头栓钉固定连接,压型钢板设置于混凝土层的下方,压型钢板为闭口型压型钢板,压型钢板的上侧纵向且间隔分布有下口闭合的倒三角形卡口槽,钢筋组包括横向间隔分布的一组横向钢筋、对称设置在横向钢筋两侧且纵向间隔分布的两组纵向钢筋以及对应连接在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之间的连接短钢筋。
优选的,压型钢板的一侧有U形勾槽,压型钢板的另一侧有与勾槽配合连接的勾边,勾槽的内侧一边设有凸起条,勾边上设有传设在凸起条上的通孔,使得可以加强两个压型钢板连接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混凝土层通过现浇混凝土设置于压型钢板上。
优选的,连接在两组纵向钢筋之间的连接短钢筋均成平行四边形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之间设置与横向钢筋成三角形分布的连接短钢筋,使得相比在同一平面上连接的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可以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且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都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压型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1为压型钢板,2为混凝土层,3为圆柱头栓钉,4为钢筋组,5为钢梁,6为卡口槽,7为勾槽,8为勾边,9为凸起条,41为横向钢筋,42为纵向钢筋, 43为连接短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银环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银环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230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