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具的防烫提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22503.3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0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徐敏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光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5/08 | 分类号: | A47J4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1533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提手 防烫 塑料制成 提手结构 锅具 锅体 提手 本实用新型 使用寿命 塑料手柄 手柄 纯塑料 全包裹 固接 破损 金属 | ||
一种锅具的防烫提手结构,包括锅体和提手,所述的提手包括金属提手、塑料制成的提手上盖和提手下盖,所述的金属提手与所述的锅体固接,所述的金属提手位于所述的提手上盖与提手下盖之间,所述的提手上盖和提手下盖共同将金属提手完全包裹。本实用新型通过金属提手、塑料制成的提手上盖和提手下盖的设置,代替了现有的纯塑料手柄和是金属半包塑料手柄,实现金属提手的全包裹结构,从而具备良好的防烫效果,通过通过金属提手提供了足够的强度,使用过程中不易破损,使用寿命更长,具有非常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具领域,尤其是一种锅具的防烫提手结构。
背景技术
锅具烹饪食物时,由于在烹饪过程中会使锅具的温度很高,为避免烫伤子,常在锅具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把手,但在锅具蒸煮后把手也会发烫,因此人们常用湿布覆盖在把手上提拿,也常由于湿布太薄而烫伤子或把锅具摔破、食物撒一地的尴尬。
现有锅具的防烫提手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金属把手半包塑料的结构,生产时将金属把手放在注塑机内一体注塑成型,但是这种结构的缺陷是金属把手属于半包裹状态,金属把手的边缘需要与锅体连接固定,因此处于裸露状态,从而仍然存在烫伤的风险,并不是真正的防烫把手。另外一种则是纯塑料结构,因此确实可以起到较好的防烫功能,但是其存在强度不足,使用寿命短,容易破损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具的防烫提手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具的防烫提手结构,包括锅体和提手,所述的提手包括金属提手、塑料制成的提手上盖和提手下盖,所述的金属提手与所述的锅体固接,所述的金属提手位于所述的提手上盖与提手下盖之间,所述的提手上盖和提手下盖共同将金属提手完全包裹。
作为优选,所述的金属提手通过铆钉与所述的锅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金属提手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的提手上盖通过定位螺丝与所述的金属提手固接;
所述的金属提手上还开设有扣槽,所述的提手下盖上设有卡扣,所述的卡扣扣入所述的扣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提手上盖的边缘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提手下盖的边缘凸设有限位筋,所述的限位筋卡入所述的限位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金属提手、塑料制成的提手上盖和提手下盖的设置,代替了现有的纯塑料手柄和是金属半包塑料手柄,实现金属提手的全包裹结构,从而具备良好的防烫效果,通过通过金属提手提供了足够的强度,使用过程中不易破损,使用寿命更长,具有非常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是提手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金属提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提手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7,一种锅具的防烫提手结构,包括锅体1和提手2,所述的提手2包括金属提手3、塑料制成的提手上盖4和提手下盖5,所述的金属提手3与所述的锅体1固接,所述的金属提手3位于所述的提手上盖4与提手下盖5之间,所述的提手上盖4和提手下盖5共同将金属提手3完全包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光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光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225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炒锅手柄的对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丢失隔热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