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VR虚拟现实的教育教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20536.4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3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宇;张思维;王亚莉;万航;王可拼;陆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9B5/08 | 分类号: | G09B5/08;G09B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卢倩 |
地址: | 210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教师 计算机 学生 教育教学 虚拟现实 教育技术领域 虚拟现实场景 虚拟现实技术 本实用新型 电脑显示屏 设备访问 实时共享 头显设备 网络端口 系统采集 应用场景 一对多 端头 视频 场景 | ||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虚拟现实技术领域,涉及教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VR虚拟现实的教育教学系统,包括教师端和学生端,教师端和学生端分别设置计算机和VR模块;利用P2P的方式将教师端与学生端在内的计算机、VR模块、电脑显示屏等连接,整个系统能够将教师端头显中的场景传送到学生端的头显设备中,该系统采集教师端的应用场景,计算机将视频投放在计算机的网络端口上,可以被学生端的设备访问,实现一对多的虚拟现实场景实时共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虚拟现实技术领域,涉及教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VR虚拟现实的教育教学系统。
背景技术
VR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睛、手势、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并对用户的输入作出实时响应,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传感设备是指三维交互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虚拟现实作为信息传递技术的一次大更新,越来越深度、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当前虚拟现实在B端有广泛的应用,C端产品出现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目前开拓教育领域的VR公司多将目光聚焦于VR沉浸式课堂系统,开展直播式VR教学,而未给普通教学环境提供虚拟现实系统教学连接方式,不能够适应现在教学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VR虚拟现实的教育教学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VR虚拟现实的教育教学系统,包括教师端以及学生端;
所述教师端包括教师端计算机和VR模块;所述教师端VR模块包括教师端VR头显、VR手柄及激光定位器,所述教师端计算机主机连接教师端VR头显及VR手柄及激光定位器;所述教师端VR头显及VR手柄与教师端激光定位器间产生通信;
所述学生端包括学生端计算机及VR模块;所述学生端VR模块包括学生端VR头显、VR手柄及激光定位器,所述学生端计算机主机连接学生端VR头显及VR手柄及激光定位器;所述学生端VR头显及VR手柄与学生端激光定位器间产生通信;
所述教师端与学生端之间通过P2P网络技术相连接。利用P2P的方式将教师端与学生端在内的计算机、VR模块、电脑显示屏等连接,整个系统能够将教师端头显中的场景传送到学生端的VR头显设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计算机、VR模块通过蓝牙无线连接。蓝牙无线连接主要包括学生端向教师端传递文件数据,或教师端与学生端进行数据传递和进行控制。所述VR头显通过蓝牙无线传输连接到电脑;所述VR头显由教师和学生佩戴,所述计算机上安装有VR软件;所述VR模块中手柄通过蓝牙无线接收器与计算机连接;所述计算机通过HDMI接口输出场景视频;所述电源通过dcin插口连接电源插座为整个系统供电;所述计算机内加载有图像畸变校正算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教师端还包括窗口界面控制模块,所述教师端计算机的图像输出端与窗口界面控制模块显示输入端连接,窗口界面控制模块信息输出端与计算机信息输入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窗口界面控制模块包括电脑显示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教师端和学生端计算机的图像与信息输出端与VR设备图像与信息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205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课堂智能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经济管理学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