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润滑油用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20532.6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6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沈丽新;朱佳清;杨权;刘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黎光特种油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5/00 | 分类号: | F16M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21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油 泵装置 固定板 气管 润滑油泵 三通管 气囊 电机 进气嘴 联轴器 密封塞 清洗 检修 取出 本实用新型 更换零件 连接方式 配合设置 输出轴 脱离 拔出 泵体 后卡 卡槽 卡块 流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润滑油用泵装置,涉及润滑油领域。该润滑油用泵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联轴器。该润滑油用泵装置,通过设置的进气嘴,以及密封塞、第一气管、三通管、第二气管、卡块和气囊的配合设置,使密封塞拔出时气囊中的气体可以从第二气管流入三通管中,从而使三通管中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一气管流出进气嘴,从而使气囊泄完气体后卡块可以带着气囊脱离卡槽,从而使第一固定板可以脱离第二固定板,从而使第一固定板上的电机、联轴器和泵体可以通过第一固定板被取出,从而有效使润滑油泵便于取出检修更滑零件或清洗,解决了现有的润滑油泵的连接方式会导致润滑油泵在检修更换零件和清洗时十分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润滑油用泵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润滑油泵,大多都是通过螺栓直接固定连接或者焊接在机器上的,这样的连接方式会导致润滑油泵在检修更换零件和清洗时十分不便,从而影响到了润滑油泵在清洗和检修更换零件时的工作效率,从而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润滑油用泵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技术方案,用以解决现有的润滑油泵的连接方式会导致润滑油泵在检修更换零件和清洗时十分不便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润滑油用泵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联轴器,且联轴器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泵体,所述电机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泵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且第二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卡槽,且第一固定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焊接有卡接板,且卡接板的下部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卡接孔的内壁插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板的顶部插接有插杆,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远离卡接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栓,且螺栓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二固定板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插接有进气嘴,且进气嘴的内壁插接有防尘塞,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一端插接有三通管,且三通管的顶部插接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焊接有卡块,且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第一气管远离三通管的一端插接有密封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架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栓,且螺栓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架的顶部并延伸至至第一固定板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板为金属固定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架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栓,且螺栓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固定板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架为金属固定架。
进一步的,所述插杆的一端以此贯穿卡接板的顶部、卡接块的中部并延伸至第二固定板的内部,且卡接块的外径与卡接孔的内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块的一端贯穿卡接孔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一固定板顶部的一侧,且卡接块为金属卡接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管远离密封塞的一端与进气嘴固定连接,且进气嘴的内壁与第一气管的内壁连通,所述第一气管的内壁与三通管的内壁连通,且三通管的顶部与卡块的顶部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管的上端贯穿卡块的内部并延伸至气囊的内部,且气囊的内壁与第二气管的内壁连通,所述第二气管的内壁与三通管的内壁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黎光特种油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黎光特种油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205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