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钩锁防卡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20063.8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7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吴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端龙 |
主分类号: | E05B9/00 | 分类号: | E05B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陷部 侧板 容腔 锁壳 防卡死 钩锁 本实用新型 相对设置 凸起部 地钩 卡死 拉臂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钩锁防卡死结构,包括锁壳与侧板,所述锁壳与所述侧板构成容腔,所述锁壳上设有朝向所述容腔内侧的第一凹陷部,所述侧板上设有朝向所述容腔内侧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凹陷部上设有凸起部。该结构使的拉臂能够顺畅移动,避免地钩锁被卡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钩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钩锁防卡死结构。
背景技术
地钩锁多被用在银行、仓库等的卷帘门上,其随卷帘门下行到下限位后,锁体上的锁舌与地埋内的锁钩配合锁紧卷帘门。地钩锁两端设有锁体,锁体包括壳体和内部的锁舌,壳体的形状为T形,T形壳体的下端插入地埋中,锁舌在地埋内的限位杆的作用下转动并与锁钩锁合。地钩锁下降过程中,锁体与地埋接触会产生较大的载荷,导致锁体侧板翘曲,进而卡住锁体内的拉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其它问题,提出了一种地钩锁防卡死结构。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钩锁防卡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与侧板,所述锁壳与所述侧板构成容腔,所述锁壳上设有朝向所述容腔内侧的第一凹陷部,所述侧板上设有朝向所述容腔内侧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凹陷部上设有凸起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包括底面,两个所述底面相抵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底面的形状为圆形。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凸起部为筒状结构,所述凸起部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内侧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凸起部焊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凹陷部内。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凸起部沿所述第二凹陷部周向不连续。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凸起部为沿所述第二凹陷部周向分布的弧形凸起结构。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凸起部的设置限制了锁体侧板的翘曲,使的拉臂能够顺畅移动,避免地钩锁被卡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本实用新型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如下:
1.锁壳,11.第一凹陷部,2.侧板,21.第二凹陷部,22.凸起部,23.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地钩锁防卡死结构,包括锁壳1与侧板2,锁壳1与侧板2构成容腔,锁壳1上设有朝向容腔内侧的第一凹陷部11,侧板2上设有朝向容腔内侧的第二凹陷部21,第一凹陷部11与第二凹陷部21相对设置;第二凹陷部21上设有凸起部22。第一凹陷部11与第二凹陷部21相对设置,在锁壳1与侧板2变形时,二者能够相抵,减小对内部的拉臂的影响。地钩锁安装在卷帘门下端,位于门体上靠近建筑物内部一侧,侧板2位于锁壳1与门体之间。凸起部22位于门体板与侧板2之间,侧板2变形时,凸起部22对侧板2进行限位,同时限制了锁壳1,即第一凹陷部11区域的变形,使的拉臂能够顺畅移动,避免地钩锁被卡死。
第一凹陷部11与第二凹陷部21包括底面23,两个底面23相抵设置。凹陷部与底面23的形状为圆形,便于加工。
第一种实施例中,凸起部22为筒状结构,凸起部22一端设置在第二凹陷部21的内侧面上。凸起部22一端与门体侧壁表面相抵,以限制侧板2的变形。筒状的凸起部22可焊接设置在第二凹陷部21内。凸起部22内设有螺栓,通过螺栓将地钩锁固定在卷帘门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端龙,未经吴端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200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钩锁套体结构
- 下一篇:非磁性开锁三球固定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