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全方位调节角度的执法记录仪背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19992.7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5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涛;何云华;张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12 | 分类号: | F16M11/12;F16M1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叶新平 |
地址: | 516025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夹 执法记录仪 旋转盘 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 全方位调节 执法现场 方案解决 卡合连接 视频画面 主体活动 自转运动 底面 晃动 紧贴 视频 记录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执法记录仪背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全方位调节角度的执法记录仪背夹结构,包括固定座、第一旋转盘以及背夹主体;所述固定座的底面紧贴所述第一旋转盘设置,且所述第一旋转盘可绕其中心作自转运动;所述第一旋转盘与背夹主体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另一面与执法记录仪卡合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执法记录仪背夹结构只能调节小范围内的角度,难以满足执法者在现场需要,通过旋转背夹即可全方位记录执法现场的需要,导致执法者需要通过移动获取执法现场的全方位视频,容易出现视频画面晃动明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执法记录仪背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全方位调节角度的执法记录仪背夹结构。
背景技术
执法记录仪,又称警用执法记录仪或者现场执法记录仪,其是针对执法部门的实际需求,设计研发的一款高科技警用单兵产品,适用各个警种。执法记录仪及数码摄像、数码照相、对讲送话器功能于一身,能够对执法过程中进行动态、静态的现场情况数字化记录,它重量轻,体积小,佩戴灵活方便,具备防水、防震、抗摔能力,同时内置红外灯在全黑的夜晚条件下依然能够保证图像的清晰拍摄,便于公安干警在各种环境中全班制执法使用。执法记录仪通过背夹结构固定于执法者的肩膀处。
传统的执法记录仪背夹一般只具有一种方向的角度调节,且其角度可调范围较小,难以满足执法者通过旋转执法记录仪的背夹,即可全方位获得执法现场视频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全方位调节角度的执法记录仪背夹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执法记录仪背夹结构只能调节小范围内的角度,难以满足执法者在现场需要,通过旋转背夹即可全方位记录执法现场的需要,导致执法者需要通过移动获取执法现场的全方位视频,容易出现视频画面晃动明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全方位调节角度的执法记录仪背夹结构,包括固定座、第一旋转盘以及背夹主体;所述固定座的底面紧贴所述第一旋转盘设置,且所述第一旋转盘可绕其中心作自转运动;所述第一旋转盘与背夹主体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另一面与执法记录仪卡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盘上形成有垂直底面的耳座,且所述耳座沿所述第一旋转盘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背夹主体包上与所述第一旋转盘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空心圆筒;所述空心圆筒设置于所述耳座之间,且所述空心圆筒可绕其圆心自转;所述空心圆筒的转动方向与第一旋转盘的转动方向互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盘上沿圆周均匀形成有数量若干的凸起;所述固定座上对应设置有数量若干的通孔;在所述第一旋转盘的转动中,所述凸起与通孔匹配连接,令所述第一旋转盘与固定座的位置保持固定。
优选地,包括转轴;所述空心圆筒的一侧卡合设置有第二旋转盘;第二旋转盘上形成有数量若干的、且沿圆周均匀设置的第一凸齿;所述第一旋转盘上与所述第二旋转盘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形状与所述第一凸齿匹配的第二凸齿;所述空心圆筒内设置有弹簧;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盘及空心圆筒,且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转轴外。
优选地,包括铆钉;所述第一旋转盘及固定底座的中心均形成有供所述铆钉通过的固定孔;所述铆钉外套接有拱形垫片,且所述拱形垫片凸出所述固定座设置。
优选地,所述凸起及通孔的数量为十个;所述第一凸齿的数量为十二;所述第二凸齿的数量为四。
由上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可通过旋转背夹结构,改变执法记录仪的角度,进而令执法记录仪可以简单获取全方位的现场视频,减少视频晃动的可能性,进而可以获取清晰的执法现场视频;
第二,第一旋转盘与第二旋转盘的设置令执法记录仪可以实现全方位的角度调节,进而更能满足使用者对于改变执法记录仪记录角度的需要,从而获取更为全方位的执法现场视频。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99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