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带提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19821.4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7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韵;雷震男;杜雨桐;曾旭辉;张帝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海韵;雷震男;杜雨桐 |
主分类号: | B60R22/48 | 分类号: | B60R22/4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易小艺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翠***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提醒装置 安全带 佩戴 装置结构原理 本实用新型 汽车装置 提高装置 提醒方式 主控板 检测 油门 司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带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机构和提醒机构,检测机构检测乘员是否佩戴安全带,提醒机构限制油门深度,提醒司机佩戴安全带;检测机构通过主控板控制提醒机构。结构简单,检测方式更准确可靠,提高装置防欺骗能力;采用更有效的提醒方式,并在提醒未被注意到时系统能主动采取措施避。装置结构原理简单,具有很大灵活性,适用于多种不同场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带提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采用的检测乘员是否佩戴安全带的方式为安全带插口处的开关检测安全带是否插入,座椅下的压力传感器检测是否有人坐在座椅上。当安全带未插入并有人在座椅上时警报开启,如图1所示。采用的提醒方式有警示灯,位于仪表盘上,当系统检测到乘员未系安全带时警示灯亮起。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提醒方式几乎形同虚设,如图2所示。还有提示音为提醒方式,当系统检测到乘员未系安全带时提示音响起。一般还会结合车速提醒,当车速未达到预设车速时即使未系安全带也不会有提示音响起.提示音常与警示灯配合工作。但部分车型的提示音在响了一段时间后会自动消失。
安全带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有着大的重要性,如图3所示。由于行车速度低、活动受限、不舒服、刹车、停车次数多和对安全带的重要性不了解等原因,有许多驾驶员或乘客不系安全带。现实生活中假安全带扣大行其道,司机的手段五花八门,有的将安全带从身后绕过,有人用假插扣插在插口上。而采用这些做法的司机往往是出租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公交车司机等长期驾驶车辆的人,安全隐患极大。这些行为带来了许多安全上的危害。
另外,传统安全带提醒装置存在的问题:一容易被骗,二容易被忽视。检测方式依据安全带是否插入插口这一条件,然而该条件不能充分说明乘员已经佩戴安全带,防欺骗能力弱,乘员可以通过假系安全带、安全带卡扣等方式欺骗系统,如图4所示。也存在着提醒有效性、强制性不足的问题,提醒本应当起到阻止危险发生的作用,然而传统提醒方式是否能发挥此作用完全依赖于乘员自身的行为,司机完全可以无视提醒的存在而继续正常驾驶,行车安全得不到保障。传统安全带提醒方式依据的条件是必要条件,即系上安全带可以满足该条件,但满足该条件并不一定意味着系上了安全带。因此提醒方式也比较简陋,警示灯提醒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几乎等于形同虚设,而提示音与警示灯相比虽更能引起司机注意,但仍无法直接阻止司机不佩戴安全带的行为,更不能直接防止危险发生,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提醒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带提醒装置,结构简单,检测方式更准确可靠, 提高装置防欺骗能力;采用更有效的提醒方式,并在提醒未被注意到时系统能主动采取措施避。装置结构原理简单,具有很大灵活性,适用于多种不同场合。
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一种安全带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检测机构、控制器和提醒机构,检测机构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提醒机构连接。检测机构检测乘员是否佩戴安全带;提醒机构限制油门深度,同时限制车速,提醒司机佩戴安全带。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有红外线传感器和反光板/条,反光板/条标记在安全带上,红外线传感器与反光板/条的连线垂直于反光板/条平面;优化方案中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A柱上或是挡风玻璃与车顶交界处,红外线传感器与反光板/条的距离为38-42cm。如图5所示,接收到红外线信号判断为已佩戴安全带,未接收到红外线信号判断为未佩戴安全带。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使用模拟输入管脚A0输入信号,控制器通过数字口9号向提醒机构中的舵机发出信号。
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设有图像传感器和颜色组合块,颜色组合块标记在安全带上,图像传感器的连线垂直于颜色组合块平面,优化方案中图像传感器设置在A柱上或是挡风玻璃与车顶交界处,图像传感器与反光板/条的距离为38-42cm。如图6所示,检测到颜色标记即判断已佩戴安全带,未检测到判断为未系安全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海韵;雷震男;杜雨桐,未经黄海韵;雷震男;杜雨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98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节器、安全带装置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汽车智能启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