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欠压检测装置和直流电源欠压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18583.5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2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王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剑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张冉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欠压检测 光耦 电源 本实用新型 负极电连接 直流电源 电连接 正极电 正极 半导体器件 电压输出端 电压输入端 发射极接地 三端稳压器 分压电路 输出 电源端 集电极 接地端 电子产品 阻容 占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欠压检测装置和直流电源欠压检测设备,其中欠压检测装置包括三端稳压器、光耦、分压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压输入端用于与被测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第二电压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光耦的输入端的负极电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光耦的输入端的正极、第三电阻的一端电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用于与被测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第二接地端用于与被测电源的负极电连接;光耦的输出端的发射极接地,光耦的输出端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与电源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普通阻容及半导体器件搭建,器件少,成本低,占用PCB空间少,且有利于电子产品小型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欠压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欠压检测装置和直流电源欠压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当今很多电子产品使用直流电源适配器供电,而当电源适配器损坏或误插了错误的电源适配器,使得输出电压低于正常供电电压,这样根据功率公式P=UI(P表示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由于电压U变小,电流I相应增大,如果电压U低到一定值,电流就会变得很大,这时就会造成产品由于过热而烧毁。现有技术中,常常使用欠压保护芯片对电子产品进行保护,但这种技术方案成本较高、占用PCB(印刷电路板)空间较多、不利于电子产品的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欠压检测设备成本高、占用PCB空间较多、不利于电子产品的小型化的缺陷,提供一种欠压检测装置和直流电源欠压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欠压检测装置,包括:三端稳压器、光耦、分压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
分压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第一接地端、第一电压输出端;三端稳压器包括第二电压输入端、第二接地端、第二电压输出端;
第一电压输入端用于与被测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第一接地端用于与被测电源的负极电连接;第一电压输出端与第二电压输入端电连接;
第二电压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光耦的输入端的负极电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光耦的输入端的正极、第三电阻的一端电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用于与被测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第二接地端用于与被测电源的负极电连接;
光耦的输出端的发射极接地,光耦的输出端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与电源端电连接,集电极用于输出欠压报警信号。
较佳地,分压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
第四电阻的一端作为第一接地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的一端电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作为第一电压输入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作为第一电压输出端。
较佳地,欠压检测装置还包括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用于与被测电源的负极电连接,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光耦的输入端的正极电连接。
较佳地,欠压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容跨接于第四电阻的两端。
较佳地,欠压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的一端与集电极电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较佳地,欠压报警信号用于表征被测电源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电压低于临界电压Vth;Vth*R4/(R4+R5)=Vref,其中,R4为第四电阻的电阻值,R5为第五电阻的电阻值,Vref为三端稳压器的导通电压。
较佳地,稳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小于三端稳压器的反向击穿电压。
较佳地,第三电阻的电阻值为47千欧,第二电阻的电阻值为5.5千欧,第一电容的电容值为22微法。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直流电源欠压检测设备,直流电源欠压检测设备包括被测电源和本实用新型的欠压检测装置,欠压检测装置与被测电源电连接,被测电源为直流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剑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剑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85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源电压范围检测装置
- 下一篇:电流采集装置、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电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