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掰盒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18543.0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6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邵鹏;于林伟;邸伟;邢文喜;杨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77/38 | 分类号: | B65D77/38;B65D77/02;B65D7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掰 齿刀线 掰开 折线 本实用新型 均匀布置 圆柱体状 底部面 上表面 小包装 粘贴面 左侧面 外盒 茶叶 依次排列 盒固定 弧线形 右侧面 直线型 镂空部 放入 粘贴 美观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掰盒,展开后包括依次排列并通过折线进行区分的粘贴面、左侧面、上表面、右侧面、底部面,所述粘贴面粘贴到底部面上侧后,手掰盒根据折线形成长方体,所述上表面设置有均匀布置的弧线形齿刀线,底部面设置有均匀布置的直线型齿刀线,根据齿刀线将长方体划分为多个连续的掰开部,所述左侧面、右侧面的形状相同,对应掰开部划分为镂空部和连接部,每个掰开部对应放置圆柱体状的茶叶小包装。将圆柱体状的茶叶小包装放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掰盒固定后,结合包装的外盒,使用时,打开外盒,只需拉出手掰盒,就能即取即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美观大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掰盒。
背景技术
目前茶叶包装是指根据客户需求对茶叶进行包装,以促进茶叶商品销售。茶叶包装已经是中国茶叶产业重要环节。茶叶包装主要分小包装和礼盒包装,小包装是为了方便客户泡茶,按照定量克数进行的小包装,以泡袋来包装茶叶。茶叶礼盒包装是茶叶包装的主要方式,通过各种材质(如纸质,木质,塑料,布艺,金属)的包装材料,将茶叶包装成礼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掰盒,用于对小包装的茶叶进行包装处理,结合外面的纸盒,实现茶叶的包装和取料方便。
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手掰盒,展开后包括依次排列并通过折线进行区分的粘贴面、左侧面、上表面、右侧面、底部面,所述粘贴面粘贴到底部面上侧后,手掰盒根据折线形成长方体,所述上表面设置有均匀布置的弧线形齿刀线,底部面设置有均匀布置的直线型齿刀线,根据齿刀线将长方体划分为多个连续的掰开部,所述左侧面、右侧面的形状相同,对应掰开部划分为镂空部和连接部,每个掰开部对应放置圆柱体状的茶叶小包装。
左侧面、上表面、右侧面、底部面的上下两侧都设置有封装面,上表面和底部面其中一侧的封装面中部设置有拉孔。
左侧面、右侧面设置的封装面形状相同,上表面、底部面的封装面形状相同。
所述上表面的齿刀线为弧线,和茶叶小包装上表面或者下表面的边缘相对应;所述底部面的齿刀线为直线,展开手掰盒,直线的两端点和弧线的两端点都位于同一直线上。
左侧面的镂空部和齿刀线相连接的两点对应直线的一个端点、弧线的一个端点,右侧面的镂空部和齿刀线相连接的两点对应直线的一个端点、弧线的一个端点。
所述粘贴面上设置有和底部面相同的直线型齿刀线。
上表面的弧线形齿刀线,与其上侧封装面之间设置有第一起始面,与其下侧封装面之间设置有第一结束面;底部面的直线型齿刀线,与其上侧封装面之间设置有第二起始面;与其下侧封装面之间设置有第二结束面。
所述上表面、底部面的宽度和茶叶小包装上表面或下表面的直径相同,左侧面、右侧面的宽度和茶叶小包装的高度相同。
所述上表面,其设置的弧线形齿刀线的两端点之间的距离,大于镂空部和连接部相连接的两端点之间的距离。
所述手掰盒对于圆柱体状的茶叶小包装,在固定时起到形状匹配吻合的作用,使得圆柱体状的茶叶小包装不会移动,结构稳定,易于拆卸,只需沿着齿刀线进行掰动,即可轻易的取出圆柱体状的茶叶小包装。将圆柱体状的茶叶小包装放入手掰盒固定后,结合包装的外盒,使用时,打开外盒,只需拉出手掰盒,就能即取即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手掰盒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所述手掰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手掰盒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85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