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18287.5 | 申请日: | 2018-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3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郑良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良恒 |
| 主分类号: | F16L9/21 | 分类号: | F16L9/21;B01D35/02;F16K15/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28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体内部 管体 排污管道 智能建筑 给排水 通槽 支撑部件 隔离板 隔音层 异味 本实用新型 管体外壳 开口设置 嵌入管体 嵌入设置 加强筋 耐用性 支撑杆 对管 滤网 外壁 体内 阻挡 | ||
1.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包括管体(1)和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设置于管体(1)内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通槽(102)和隔音层(103),所述管体(1)内部开口设置有若干个通槽(102),所述通槽(102)一侧嵌入设置有滤网(1021),所述管体(1)外壳中固定连接有隔音层(103),所述管体(1)内部转动连接有隔离板(106);
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加强筋(101)和支撑杆(104),所述加强筋(101)嵌入设置设置在管体(1)外壳中,所述管体(1)内部焊接设置有四个支撑杆(104),所述加强筋(101)之间焊接设置有连接筋(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01)设有若干个呈“环形”状设置,且加强筋(101)之间间距与管体(1)尺寸大小呈相匹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02)呈“梯形”状设置,且通槽(102)数量为8个均匀排布在管体(1)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106)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管体(1)内部,且隔离板(106)和与之连接的转轴均相对管体(1)内壁水平呈70-80°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04)呈90°垂直设置,且支撑杆(104)与加强筋(101)交错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01)之间间距与管体(1)尺寸大小关系为:管体(1)尺寸越大则加强筋(101)之间间距越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103)厚度至少为管体(1)厚度的四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良恒,未经郑良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828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支撑报警装置的给水用PVC-U双直管
- 下一篇:一种消音排水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