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清污隔离反应墙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17361.1 | 申请日: | 2018-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1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柯泉滢;应新兵;彭小江;王霞;王建华;黄应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朗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刘静;邱启旺 |
| 地址: | 310007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布 本实用新型 隔离带 反应墙 固定桩 连接扣 清污 下端 河道 污水处理工艺 隔离 污水 生态纤维 水域水质 污水区域 依次连接 运行维护 左右两侧 上端 排污口 配重链 外侧面 浮体 河床 水体 支撑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污隔离反应墙,由若干依次连接的隔离带和若干支撑隔离带的固定桩构成;所述隔离带上端设有浮体,下端设有隔离布,隔离布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扣,相邻的隔离布通过各自的连接扣固定连接在一起,隔离布外侧面污水区域挂有生态纤维填料,隔离布底部设有配重链;所述固定桩的下端固定在河床底部。本实用新型收集河道沿线排污口污水,将污水与干净水体彻底分离,使得污水处理工艺得到高效的应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实用、经济、可靠、运行维护简单,适用于河道等开放式水域水质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放式水域治理,尤其涉及一种清污隔离反应墙。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集中和工业的高度发展,污染已经越来越严重,尤其在城市河道中特别明显,由于城市河道水流紊动性小,污水也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道里,形成了臭水沟,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城市景观。治理河道水质,提升河道景观,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问题。
现有技术中,因河道沿线雨污混流管口较多,截污困难,导致污水直排出,大面积扩散到河道中,增大了开放式水域治理的难度,增加了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清污隔离反应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清污隔离反应墙,其特征在于:由若干依次连接的隔离带和若干支撑隔离带的固定桩构成;所述隔离带上端设有浮体,下端设有隔离布,隔离布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扣,相邻的隔离布通过各自的连接扣固定连接在一起,隔离布外侧面污水区域挂有生态纤维填料,隔离布底部设有配重链;所述固定桩的下端固定在河床底部。
进一步地,该清污隔离反应墙沿河岸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浮体下端设有加强带,用于固定浮体。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带下端设有锚绳连接扣。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布的左右两侧均具有两列连接扣,相邻隔离布的连接扣通过钢丝绳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排污口设有固定桩。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布采用抗冻、抗氧化、耐腐蚀的PVC水池布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布的高度根据河道水深确定,可到达河道底部;所述隔离布的长度为25米。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布的上端挂有第一绳体,下端挂有第二绳体,若干生态纤维填料依次紧密排列固定在第一绳体和第二绳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浮体提供浮力,确保隔离带随水位涨落自动升降;浮体间的柔性可保证隔离带的可折叠性和乘波性;隔离布采用PVC水池布,能够有效地拦截排污口排出的污水,将清洁区与污染区明显隔离开。隔离布的外侧面挂有生态纤维填料,能够有效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对清洁污水净化水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清污隔离反应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隔离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污隔离反应墙,该清污隔离反应墙沿河岸布置,由若干依次连接的隔离带1和若干支撑隔离带1的固定桩2构成。
所述隔离带1上端设有浮体4,浮体4采用高密度泡沫填充,浮力大,用黄色的加强带6固定,加强带6下端设有锚绳连接扣5;浮体4用于隔离带1的自动升降,可以随水位涨落自动升降隔离,有效避免河水被大面积污染,能够更好的应用于河道生态修复水质提升工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朗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朗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73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囊充填机真空泵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光催化污水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