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溶地区超长桩屈曲稳定性室内模型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17231.8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8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兵;张靖坤;梁荣柱;邓建清;杨松;李立辰;宗梦繁;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邹桂敏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长桩 土体模型 应变片 数据采集系统 压力传感器 加载系统 实验装置 室内模型 岩溶地区 荷载 百分表 空腔 屈曲 测量 本实用新型 测量水平 形变数据 熔岩 沉降量 承载台 加载台 输出端 主控机 上端 埋入 全桥 桩身 地基 溶洞 承载 穿过 检测 | ||
1.一种岩溶地区超长桩屈曲稳定性室内模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模拟熔岩地基的土体模型、局部埋入所述土体模型中的超长桩模型和通过承载台连接所述超长桩模型的上端以提供向下的荷载的加载系统,还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设于所述承载台上的用于检测所述加载系统提供的荷载的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加载台用于测量沉降量的第一百分表、设于所述超长桩模型的用于测量水平位移的第二百分表和设于所述超长桩模型的表面用于测量桩身的形变数据的大量应变片,每四个所述应变片为一组采用全桥组桥方式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每组所述应变片的输出端均连接主控机,所述土体模型中设有一个或者多个用于模拟溶洞的空腔,所述超长桩模型穿过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空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地区超长桩屈曲稳定性室内模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模型具有两层,上层为黏土,下层为沙土,且所述黏土占比大于所述沙土占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溶地区超长桩屈曲稳定性室内模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系统包括平板状的底部框架、可移动且竖直向上的设置于所述底部框架的可移动柱和被所述可移动柱支撑的反力架,一千斤顶连接所述反力架和所述加载台,所述加载台与对应的所述超长桩模型通过连接较连接,所述土体模型收容于模型箱中,所述模型箱位于所述底部框架的上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溶地区超长桩屈曲稳定性室内模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箱无底,所述沙土直接被所述底部框架支撑,所述超长桩模型的下端与所述底部框架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溶地区超长桩屈曲稳定性室内模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箱包括四根钢棱和四块有机玻璃板,每一所述钢棱上具有相互平行但开口方向相互垂直的两卡槽,任一所述机玻璃板的相对两端卡设在相对设置的二所述钢棱的相应卡槽中,至少一所述有机玻璃板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刻度尺,所述可移动柱具有两根,所述模型箱位于二所述可移动柱之间,且所述模型箱的下端区域设有排水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地区超长桩屈曲稳定性室内模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长桩模型包括埋入所述土体模型的埋入段和露在所述土体模型外面的露出段,所述第二百分表设于所述露出段,所述承载台连接所述露出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723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机械应力试验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易碎盖承压变形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