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小苏打生产的碳化结晶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15467.8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5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峰;周光耀;孔祥明;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塔 冷却段 轴流泵 冷却回水管道 冷却循环回路 本实用新型 给水管道 冷却装置 碳化结晶 大流量 低扬程 冷却 传热效率 冷却介质 强化传热 吸收反应 循环回水 作业周期 结疤 温差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小苏打生产的碳化结晶冷却装置,包括碳化塔,所述碳化塔分为上部的吸收反应段以及下部的结晶冷却段,所述碳化塔的结晶冷却段分别与冷却给水管道和冷却回水管道连接,在所述冷却给水管道与冷却回水管道之间设置有大流量低扬程的轴流泵,所述碳化塔下部的结晶冷却段与轴流泵之间形成冷却循环回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部分循环回水循环使用,利用大流量低扬程的轴流泵,在碳化塔的结晶冷却段与轴流泵之间形成一个冷却循环回路,不但可以强化传热,提高传热效率,同时由于降低了冷却介质与碳化塔内物料的温差,从而减轻碳化塔内结疤,达到延长碳化塔作业周期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小苏打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小苏打生产的碳化结晶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纯碱吸收二氧化碳进行碳酸化反应是典型的小苏打生产方法,其中碳酸化过程通常在碳酸化塔(简称碳化塔)内进行。碳化塔自上而下可分为中上部的吸收反应段和下部的结晶冷却段,如图1和2所示,所述碳化塔的下部冷却结构可采用水箱内冷结构或外部冷却结构。由于纯碱溶液在吸收二氧化碳并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放热,为了控制结晶的生长,需要在冷却段利用循环水移走热量。碳化塔下段的操作温度约70℃左右,若采用常规的方法直接通入循环冷却水进行冷却,由于冷却水温度较低(通常30~40℃),冷却介质和塔内物料温差过大,致使塔内物料急冷,换热器管壁和塔内件结疤严重,从而导致碳化塔无法进行正常操作。只有频繁倒塔轮换进行清洗作业,这就降低了碳化塔的操作周期,也造成生产操作的波动和物料损失。国内的碳化塔作业周期一般在24小时左右,部分碳化塔的作业周期甚至小于24小时。若是碳化塔的数量多,上述操作周期偏短的问题显得就更加突出。因此,采取措施延缓塔内结疤速度,延长碳化塔的操作周期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同时可降低工厂的运行费用,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塔内物料急冷,从而减轻塔内结疤,延长碳化塔作业周期的用于小苏打生产的碳化结晶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小苏打生产的碳化结晶冷却装置,包括碳化塔,所述碳化塔分为上部的吸收反应段以及下部的结晶冷却段,所述碳化塔的结晶冷却段分别与冷却给水管道和冷却回水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给水管道与冷却回水管道之间设置有大流量低扬程的轴流泵,所述碳化塔下部的结晶冷却段与轴流泵之间形成冷却循环回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小苏打生产的碳化结晶冷却装置,其所述碳化塔下部的结晶冷却段为采用冷却水箱的内冷结构,所述冷却水箱分别与冷却给水管道和冷却回水管道连接,所述冷却水箱与轴流泵之间形成冷却循环回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小苏打生产的碳化结晶冷却装置,其所述碳化塔下部的结晶冷却段为采用外冷器的外冷结构,所述外冷器分别与冷却给水管道和冷却回水管道连接,所述外冷器与轴流泵之间形成冷却循环回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部分循环回水循环使用,利用大流量低扬程的轴流泵,在碳化塔的结晶冷却段与轴流泵之间形成一个冷却循环回路,不但可以强化传热,提高传热效率,同时由于降低了冷却介质与碳化塔内物料的温差,从而减轻碳化塔内结疤,达到延长碳化塔作业周期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水箱内冷结构碳化塔。
图2是现有外部冷却结构碳化塔。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冷式碳化塔冷却装置。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冷式碳化塔冷却装置。
图中标记:1为碳化塔,2为冷却给水管道,3为冷却回水管道,4为轴流泵,5为冷却水箱,6为外冷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54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强酸铜铁液结晶稠厚器
- 下一篇:一种萃取槽出口流量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