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聚焦图像电动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13054.6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9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夏晓华;李贺华;武士达;杨晶晶;王朋;岳鹏举;徐光辉;郭泽琦;郭天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黄小梧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环 对焦环 多聚焦图像 图像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 采集装置 传动装置 动力装置 电机驱动镜头 成像系统 控制电机 深度位置 镜头 自动化 聚焦 采集 场景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聚焦图像电动采集装置,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镜头,所述镜头上设有对焦环或变焦环,所述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对焦环或变焦环相连接,用于驱动对焦环或变焦环旋转。本实用新型由电机驱动镜头的对焦环或变焦环旋转使成像系统聚焦在场景的不同深度位置,通过控制电机可实现自动化多聚焦图像采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图像采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聚焦图像电动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景深的限制,成像系统采集的单幅图像通常难以保证场景内的所有物体都是清晰的,为了获取场景内的全清晰图像,通常先采集聚焦到场景内不同深度位置的多聚焦图像,然后利用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融合成一幅全清晰的图像。目前多聚焦图像的采集通常采用手动调节成像系统参数的方法使成像系统聚焦到场景的不同深度位置,该方法无法定量地对多聚焦图像进行采集。专利(一种用于机器人三维环境感知的单目多聚焦立体视觉装置,CN201710998302.6)和专利(一种用于机器人三维环境感知的单目多聚焦立体视觉装置,ZL201721358309.3)发明了一种用于机器人三维环境感知的单目多聚焦立体视觉装置,但缺乏配套的装置实现镜头或相机的移动。专利(一种多聚焦序列图像采集的驱动装置,ZL201621277462.9)发明了一种多聚焦图像采集的驱动装置,其原理是通过改变物距实现多聚焦图像的采集,该装置的聚焦深度调节能力有限,无法实现大深度范围内的多聚焦图像采集,并且因运动距离长存在多聚焦图像采集效率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聚焦图像电动采集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只能手动控制、聚焦深度调节能力有限、多聚焦图像采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多聚焦图像电动采集装置,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镜头,所述镜头上设有对焦环或变焦环,所述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对焦环或变焦环相连接,用于驱动对焦环或变焦环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联轴器、传动轴、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动力装置与联轴器相连接,所述联轴器与传动轴相连接,所述传动轴与主动齿轮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配合嵌套在对焦环或变焦环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为相机。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与主动齿轮通过键连接或过盈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由电机驱动镜头的对焦环或变焦环旋转使成像系统聚焦在场景的不同深度位置,通过控制电机可实现自动化多聚焦图像采集;
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焦距或像距实现聚焦深度调节,与改变物距实现聚焦深度调节的方式相比,聚焦深度调节能力显著提高;
3、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镜头的对焦环或变焦环实现多聚焦图像采集,其水平移动距离为毫米级,运动距离短,有利于提高多聚焦图像的采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代表为:1—动力装置;2—联轴器;3—传动轴;4—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镜头;7—图像采集装置;8—第一轴承;9—第二轴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30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智能网络摄像头
- 下一篇:一种电池可拆卸的摄影设备无线控制接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