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珩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12323.7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9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杨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凯瑞莱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08 | 分类号: | B24B33/08 |
代理公司: | 常州知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2 | 代理人: | 张晓东 |
地址: | 21316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割槽 珩磨杆 珩磨条 珩磨工具 加工 本实用新型 长度方向延伸 纹路 小直径盲孔 表面形成 后端封闭 滑动插设 两端封闭 前端开口 前端外圆 前端延伸 使用寿命 直径通孔 周向均布 锥度芯轴 管壁 内孔 砂条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珩磨工具,包括珩磨杆和滑动插设于珩磨杆内孔中的锥度芯轴,珩磨杆前端外圆面上设有六根沿周向均布的珩磨条,珩磨条与一侧相邻的珩磨条之间设有第一割槽,珩磨条与另一侧相邻的珩磨条之间设有第二割槽,第一割槽、第二割槽和珩磨条都沿珩磨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割槽和第二割槽贯穿珩磨杆的管壁,第一割槽的前端延伸至珩磨杆前端面上,使第一割槽的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第二割槽两端封闭。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加工小直径通孔,而且可加工小直径盲孔;采用六根砂条,不但提高了孔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而且使加工后的孔的表面形成了交叉纹路;因此,采用该珩磨工具加工的零件的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珩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珩磨小盲孔的珩磨工具。
背景技术
安装在立式珩磨机床上的珩磨工具包括珩磨杆和滑动插设于珩磨杆内孔中的锥度芯轴,珩磨杆下端设有珩磨条,珩磨条包括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上的砂条,锥度芯轴通过其尾端的螺孔连接珩磨机床主轴内推进杆,当珩磨机床主轴内推进杆给压力时,就会推动锥度芯轴沿轴向下移,向下移动的锥度芯轴将珩磨杆上的珩磨条沿径向向外胀出,迫使底板上的砂条压紧在工件上的待加工孔的孔壁上;开动立式珩磨机床,立式珩磨机床带动珩磨工具旋转的同时在待加工孔内作上下往复运动,直至砂条将待加工孔珩磨至预定的尺寸。
珩磨工具通常采用单条珩磨条的方式来珩磨工件上的小盲孔,用这种方式加工的小盲孔精度较低,从而导致在相对运动要求较高的场合下,零件的寿命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珩磨小盲孔的珩磨工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珩磨工具,包括珩磨杆和滑动插设于珩磨杆内孔中的锥度芯轴,珩磨杆前端外圆面上设有至少四根沿周向均布的珩磨条,相邻珩磨条之间设置一个割槽,珩磨条与一侧相邻的珩磨条之间的割槽为第一割槽,珩磨条与另一侧相邻的珩磨条之间的割槽为第二割槽,第一割槽和第二割槽的数量相同,第一割槽、第二割槽和珩磨条都沿珩磨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割槽和第二割槽贯穿珩磨杆的管壁,第一割槽的前端延伸至珩磨杆前端面上,使第一割槽的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第二割槽两端封闭,
第一割槽的末端超过珩磨条的末端,第二割槽的末端超过第一割槽的末端,
第二割槽的前端与珩磨杆前端面之间的距离L小于1/2的珩磨条的长度a。
进一步地限定,第一割槽的长度b与珩磨条的长度a的比值为1.5~2。
进一步地限定,第二割槽的长度c与第一割槽的长度b的比值为1.5~2。
进一步地限定,第二割槽的前端与珩磨杆前端面之间的距离L为1mm~3mm。
进一步地限定,珩磨条的前端与珩磨杆的前端面平齐或略超出珩磨杆前端。
进一步地限定,锥度芯轴通过前端的一个调整锥推动珩磨杆的前端扩张,珩磨杆前端的锥孔的锥面与调整锥的锥面相匹配。
进一步地限定,珩磨杆前端的锥孔基本由珩磨条的末端延伸至珩磨条的前端,锥孔的轴向长度基本上和调整锥的锥面的轴向长度一致。
进一步地限定,珩磨杆外圆面上的珩磨条安装处设有凹槽,珩磨条嵌入该凹槽中与珩磨杆粘接连接。
进一步地限定,珩磨条为砂条。
进一步地限定,锥孔和调整锥的锥面的锥度在1:40~1:6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凯瑞莱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凯瑞莱精密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23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珩磨机
- 下一篇:用于加工多边形内孔的珩磨工具